基于BPM背景下的协同管理与应用

2010/2/10 12:05:37【作者】褚四斌

两年前给别人介绍什么是BPM的时候,总会被人问到与OA或者协同之类软件比较之类的问题。

前两天和一朋友在谈他们企业所需求中的协同,他们实施了国内小有名气的知识管理系统,同时通过知识型协同管理实施了会议管理、任务管理、工作联系单以及工作评审的管理。

在使用初期还觉得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但随着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他们已经意识到了知识的关联性及跟踪管理的重要性,然而通过当前的系统想达到他们的需求,似乎非常困难。

这让我想起一年前给政府部门搞过的一个项目,为了达到管理和实施的模型化,他们对于每一个案件设定了若干个步骤和环节,并且设置了必要的环节,只有完成了必要的环节,才能结案和评分,最终可以实现考核的目标。

对于企业在实施项目时又何尝不可以设定必要的阶段,每一个阶段会有几个关键性的会议需要进行,而且每一次会议纪要总会转化成为任务分派给具体的人员去执行,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内部或者外部的工作联络单,过程中形成的文档又转化为企业的知识得到积累。
 
对于我们要查询项目有什么关联的会议、任务以及工作联络单,就好比ERP中的“BOM“清单,比较容易实现向下的查询,但我们在这里是否可以实现到ERP中的反向查询,单层反查和多层反查,实时有效地做到快速的跟踪管理。
 
从传统的协同来看,他们将会议分门别类为很多种类型,如部门会议、经营管理会议、项目例会、专题会议等,同时针对每一个会议的类型设置了会议发起单、会议审批流程以及关联的制度。

如果基于BPM的平台,我们完全归纳综合为会议发起流程,他们可以与项目进行关联,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采购,做到跨系统、跨平台的多系统数据反查与跟踪。
 
这就是基于BPM可以实现的协同办公,不仅仅是本系统内部的协同和人的协同,它更多的强调的是端到端的用户在流程过程中的协同,同时支持系统到系统,数据到数据之间的协同。

2010年,中国企业信息化管理协同管理更多的是期待基于BPM背景下的真正的协同管理。
 

【打印】
查看完整文章 | 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