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流程的价值

来源:互联网  
2013/1/28 18:04:11
流程优化的前提是对流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当众多流程汇总成一张涵盖企业所有业务的流程网时,可从主要业务所涉及的流程、辅助业务涉及的流程中,筛选出20% 的关键流程来重点研究。

本文关键字: BPM 流程价值

一、流程之惑

在笔者工作过的一个单位,普通的费用报销审批流程是:首先由报销人制作单据并确认费用符合预算,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交业务主管副总审核,再依次交由财务人员、财务经理、主管财务副总签字,超出一定额度还需要总经理签字,全套流程走完后方可由出纳付款,而这一流程至少也需要一周时间。大家都认为流程太冗长,但取消哪个环节的审批好像都不合适。其中一个审批人曾私下告诉笔者,他并不知道这么多人签字有什么具体的意义。现在笔者方明白,其实很多流程都是基于官本位的思想而设置的,签字是权力的体现,也是风险规避的体现,签字的人越多代表着每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小,业务的真正需求反而居于次要地位了。

如果真正以业务为核心来设置流程,以上述的费用审批为例,笔者认为,与其有直接关系的只有部门负责人与费用会计,前者为部门预算的第一负责人,后者对单据的合规性进行检查,其他岗位则只是起到信息知悉的作用。若如此设置,可以让管理层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脱离出来,关注更重要的事情。

流程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思路,如同法律条文一样是无法涉及所有事项的,所以在实践中会存在很多边缘职能,某项工作既可以由这个岗位做又可以由那个岗位做;流程又是在特定管理环境下的最优选择,当管理环境发生变化如部门变更、新业务出现时,如不及时地修改流程,又会让人不知如何操作。因此,流程最好是由牵头人或牵头部门来统筹。

二、何以优化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宋德亮博士在课堂上曾做过一个试验,让学员就桌一业务画出完整的流程图,大家的反馈是只有模糊的认识,能够准确无误画出来的寥寥无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流程设定的复杂程度。笔者曾就此做过一个小范围的企业调研,结果发现,企业很少有专门的流程设置或管理部门,仅一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将所有的流程绘制成地图状,供员工培训和业务指导,其他企业除ERP系统上线或新的组织架构搭建时统一处理外,未对流程进行过多的关注,新业务所涉及流程只是由相关部门开会简单讨论确认。

笔者认为,流程优化的前提是对流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当众多流程汇总成一张涵盖企业所有业务的流程网时,可从主要业务所涉及的流程、辅助业务涉及的流程中,筛选出20% 的关键流程来重点研究。尤其在新的竞争环境、新技术或管理工具的应用以及顾客需求的改变时,要重新构建相关流程的节点设置等事项。

笔者工作过的一家大型企业某年批量清理客户的退机,考虑到电子产品跌价速度较快,管理层希望从流程上提升效率,于是建立了一个由仓管、品质、销售、财务、技术、制造等部门骨干组成的流程小组,负责从拟草案、实验、尝试、定稿、审批到业务结束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统一清理,使业务处理天数由原来的六十天缩短到了二十天,降低了库存周转天数。在看到成效后,企业又组织了责任部门对竞争者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以此比照自身流程来判断是否仍有改进空间。

流程管理》一书列出了流程优化的六个阶段,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发现业务流程优化的机会,因为改善的意识比实施的工具更重要,前者推动后者进行。一般来说外部人士对企业的流程往往有更直接的判断,如很多流程的优化是伴随空降高管而发生的,也属于新的管理思想的体现。据笔者所知,莱企业采取员工提案制,任何一名员工都可以把自己的流程改善建议投入专用提案箱,经评委会评选决定是否采用,从而从不同角度审视企业流程的价值。

三、流程之思

从表面看,流程是业务流转的路径,那么是否任何事情都需要确定的流程?是否有脱离于流程之上的管理诉求?流程在其中又处于什么地位?笔者在从上市公司转至民营企业做财务负责人时,曾尝试将重要业务事项通过建立流程来规范处理,虽经历了很长的磨合期但效果并未如预期般明显,而看似漏洞百出的流程却运行得比较安全和高效,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如今笔者接触到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发现有的流程也是看似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但运行起来效率很高。最终笔者才明白,是企业文化超越了流程对人性劣性的控制作用,由被动的控制和强制协调转向自发的自我控制与自我协调,所以说要彻底了解流程管理所存在的土壤,不能为了流程而流程。

从辩证的角度看,流程可以分为推式为主的顶端推动和拉式为主的底端拉动,这决定了相关岗位是管理还是服务的定位。大多数企业都是推式促进的,即管理层向下一级一级地去推,最终推到市场上,这样就产生了判断依据是否充分和执行力是否到位的问题;少数聪明的企业采取了拉式流程,即将主导权交给市场,像戴尔公司一样,市场需要何种配置的电脑,此信息传递到总部,总部据此再下单采购原材料,其结果是流程上涉及的岗位所发挥的是面对需求提供服务的职能,以及时地、保质保量地提供完美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流程其实牵制着企业的架构,流程的速度与质量就是管理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向管理要效益的着眼点。

笔者曾在某电子商务网站购买商品,收货后发现已经损坏,联系对方得知退换货需要很长时间,与购买时及时到货有鲜明的区别。后来,笔者从若干篇对电子商务运营分析的文章里了解到,由于退货的处理成本很高,所以很多网站设置了让人望而却步的繁琐流程,最终使很多用户由于无法耐心等待或经受不起繁琐的流程而放弃。随着对退换货的放弃,笔者也彻底对这家网站失去了信任。的确,流程是存在成本的,但如果只是单一地建设流程,忽视最后一个环节或者忽视额外的事项,最终产生损失的恰恰是这个缺口。

理论上通过对流程的改善可以实现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等方面的提升,但在实践中流程的建设却需要对工作环境、管理思想、人员素质、基础设备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后才可进行,确实是一件看上去客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情。

责编:罗信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