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资源整合的效能体现信息资源整合不是一句空洞无物的口号。对于一个信息资源整合较好的环境,是有一些可以实际衡量的标准的。 信息资源整合不是一句空洞无物的口号。对于一个信息资源整合较好的环境,是有一些可以实际衡量的标准的。 首先,形成信息化的“杠杆效应”。在一个信息资源整合较好的管理范围内,信息化项目不是随意可以添加的,而是与范围内的业务总体规划相一致;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也不应该随心所欲地建设,而是要融合到一个一致的架构中,形成一个业务、技术和管理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整体,并且提升——至少不能破坏——该架构的内在关联,在新的水平上形成一个更和谐的整体。这个过程也就是信息资源的不断有序化的过程。 在一个整合良好的信息资源环境中,信息化呈现出一种“加速”和“减速”的趋势,即在信息资源有序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后,信息化项目的难度会越来越小、建设速度会越来越快、“消耗”会越来越少;而信息化投入的杠杆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第二,没有信息的重复采集。人在被信息化“管理”或“服务”时,最不愉快的事情莫过于信息的重复采集。再好的电子政务应用如果要频繁、重复地采集人的信息,它的“好”也要大打折扣。 信息的重复采集,实际上从一个层面反映了信息化应用背后的信息资源整合程度不高。新加坡在政府信息化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新加坡在设计政府信息化应用时,是以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整个人或企业的生命周期中避免重复信息采集为重要原则的,即一项信息在所描述对象发生变更之前只进行一次采集,然后在各管理部门按需共享。——这是目标导向的、真正完全的“以人为本”。反观我们的政务应用,则是在部门化、线条化的“自采自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后才全面进入信息资源整合的“阶段”。甚至现在还有很多为采集而采集的现象。 彻底的信息资源整合包含了一套信息采集、共享和管理的规则,帮助我们杜绝信息的重复采集。当然,前提是在要整合的范围内,这套规则被广泛接受和严格遵守。 第三,业务协同顺畅,没有效率瓶颈。信息资源的整合不仅仅是静态信息对象的集中存储和管理,也不仅仅简单的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而是包含着更广范围内的业务集成和优化。在更高层面上来考察信息化所支撑的业务,如果在业务条块间有“断层”、或者效率上有明显的瓶颈,则说明信息资源整合的程度还不够,还没有把信息处理过程与它所支撑的业务进行紧密的综合。 以当前电子政务热点“应急联动系统”为例。目前很多建成或在建的应急联动系统项目,采用了一种“界面集成+人工衔接”的模式。即把相关的专业资源调度功能集中到几张指挥台上,实现统一指挥和调度。但在“联动单位”的分系统与“联动系统”之间,则还是以人工的信息传递为主,通过“人”这一智能性枢纽来实现“联动”。这种模式利用了指挥员个人的协调能力和判断能力,但另一方面,又过分依赖相关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效率,并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精确、高效、无限的特点,来对这种协调和判断进行有效支撑。这种模式显然不可能消除效率瓶颈,连接信息孤岛,解决应急联动中“效率”与“专业化”的矛盾。 第四,形成具有一定开放性的信息化环境,支持动态的系统整合。信息资源整合与单纯的“建大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可以是相对封闭的,而信息资源整合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整合信息资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政务服务重点的转移和服务方式的转变,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良好的信息资源整合环境,延展咨询认为应该具有一定开放性:只要是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就允许根据业务的需要,动态、快速、方便地建立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而不需要专门搭建一个新的系统。 仍以“应急联动”系统为例。为了避免一些信息共享的问题,或者因为暂时认识不到一些业务联系,一些应急联动系统倾向于自主建设网络、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殊不知,应急联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应变能力。不仅仅单个紧急事件会发生事件状况和信息需求的变化,一个地区的应急管理工作也会发生工作重点的转移。如果没有一个开放性的、标准化的环境,支持相关系统的动态“接入”,系统的生命力是不够强的。 开放的基础是“标准化”,因为标准是不同系统间“对话”的“共同语言”。如果在一个业务领域范围内,相关的信息系统都遵守一定的工业标准如SOAP,以及特定的应用标准和应用服务标准(如信息服务标准和信息交换标准),杜绝以“私下”约定的方式来设计系统间接口,实现该领域内应用系统的“即插即用”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责编:王立新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