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特快专递:借信息化再崛起

  作者:高雪娟
2007/3/9 9:53:57
本文关键字: 案例交流 推荐案例

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特快专递市场逐步对国外速递公司开放,以DHL、Fedex、UPS和TNT为首的四大家族大举进军中国,对EMS在国际业务方面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同时,国内的中小速递企业也逐渐兴起,并且由于在客户服务、资费等方面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策略,因此在同城业务和大中城市间业务上对邮政速递业务形成了冲击。

时限和安全是快递业永恒的主题。借助主动数据仓库技术,中国邮政期待再崛起。

有多少人愿意选择EMS特快专递业务?走访许多大厦和写字楼,发现很多公司选择DHL、UPS、FedEx等进行快递业务,也有的公司选择国内一些小型的快递公司。“EMS,我认为速度太慢,服务太烂,收费却最高,我决不会选择这种快递来为我公司投递快递!”提到EMS,也有人如此抱怨。中国邮政,这家有着强大资源的快递巨头到底怎么了?

对手凶猛

近年来中国邮政速递业务的颓势,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竞争对手的凶猛攻势。

2006年12月11日,对于DHL、UPS、FedEx和TNT四大国际快递巨头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他们在中国市场的“独立日”,从这一天开始,外资快递业巨头将甩开国内企业独享快递业的巨大利润,同时也有了真正的“名份”。政策开放使国际快递公司的独资步伐提速,彼此之间想要抢占更大市场份额的欲望更促使他们在中国的业务扩张快马加鞭。

而国内快递公司如北京宅急送快运有限公司(宅急送)、上海东方万邦快递公司等则胜在模式灵活、价格实惠、速度也更快。宅急送推出的精品“2D10”和“全国次日递”服务。“2D10”,是指区域内当日18:00前接收货物于次日上午10:00前送达客户的门到门快递业务,即“开门见货”,保证客户一上班就能收到货;“全国次日递”是指当日18:00前接收货物于次日前送达异地的门到门快递业务。

对邮政速递业务来说,可谓外患和内忧共存。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邮政特快专递也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产品和更加贴近客户的服务。比如每年中秋节前后的“思乡月”,针对大城市间时效性更高的“次晨达”等产品就是在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后推出的新的服务。

除了加大市场活动的力度外,中国邮政也意识到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水平具有深远意义。从1994年开始,中国邮政就开始建设速递跟踪查询系统,10余年间已经建设了两代系统。立足于当时历史条件,两代系统对提高速递信息反馈率、方便查询、增强生产辅助处理效率、提升速递服务品质和竞争力、加快速递业务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如今,速递行业内的竞争已经由单纯的速度竞争转变为速度、价格、服务和品牌的综合性竞争,同时市场和客户对速递业务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二代系统虽然具备了基本的需求把握,但与业务发展和市场快速拓展的需要存在着一定差距。

为此中国国家邮政局决心集中力量建设一个高起点、高性能、高标准、集中控制、切合实际、灵活应用、满足需求、突出重点(全程实时动态跟踪查询)的第三代速递综合信息处理平台。

寻找第三代

中国邮政前两代跟踪查询系统共同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实时动态跟踪查询。对于特快专递邮件而言,这种服务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为了提升邮政的内部管理能力,对于邮件在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也是该系统的另一个重要使命。

第二代跟踪查询系统分别采用两套物理设备来完成跟踪查询功能和统计分析功能。但是,由于物理平台的分散带来了复杂的数据同步问题,因此经常出现两个系统数据不一致的状况。

在经过了大量的论证和广泛的考察后,中国邮政选择了Teradata平台作为中国邮政特快专递系统的硬件平台,并采用Teradata全球领先的Active Data Warehouse(主动数据仓库)解决方案,来搭建其第三代速递跟踪查询系统。

速递跟踪查询系统的难点在于数据源的复杂性、数据加载的及时性以及各类数据仓库任务之间管理上的复杂性。由于中国邮政专业局分工比较细致,每个特快邮件从收寄到最后投递需要经历很多环节。在一些环节中,数据往往来自多个不同的源系统。邮件收寄信息来自电子化支局系统,分拣封发数据来自速递站点系统,运输数据来自中心局两子系统。对于国际邮件而言,往往还需要在国外段的运输和投递信息,需要能够接收从UPU(万国邮政联盟)来的数据。在这些系统中,还有一些系统没有能够做到全国集中,需要从各个省的服务器上获取数据。因此,如何能够做到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数据源环境下达到业务发生10分钟内完成数据加载就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复杂的数据源和数据加载实时性较高的要求,中国邮政采用Enterprise Service Bus(企业服务总线)作为各个系统之间服务交换的平台。这种架构的优势在于,数据交换的实时性要求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在数据加载方案上,针对实时性加载较高的场景有两种数据加载策略,即Mini-Batch策略和持续加载策略。Mini-Batch是针对数据加载延迟在10分钟左右的情况,而持续加载策略是针对数据加载延迟在5分钟以内的情况。经过深入的比较和分析,中国邮政选择了持续加载的策略以保证最短的加载延迟。

在这样一个包括实时加载、Tactical Query和Batch report的系统中,如何才能精确地分配系统资源,保证系统在各个不同的时间段能够满足各类不同应用对资源的需求?针对这三种主要的负载,通过Teradata平台的Active workload management管理服务,做到了对资源的精确控制。

在负载不同的三个时间段,跟踪查询系统采用了不同的资源分配策略。比如,在上午9点~11点,查询用户比较多,这时就分配比较多的资源给查询用户,以保证跟踪查询用户的请求能够在5秒内得到响应;在凌晨3:00~5:00,后台汇总的任务开始执行时,前端查询量也比较少的情况下,分配更多的系统资源给汇总任务,以保证汇总任务能够按时完成。通过这种资源调度功能,保证系统上的负载都能够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逻辑完成。

实时动态查询

中国邮政第三代速递跟踪查询系统已经于2006年6月30日成功上线运行,到目前为止已经稳定运行了半年时间。系统能够在业务完成5分钟内体现出邮件状态的变化。对于采用无线手持终端方式上传的邮件状态,可以在3秒内体现出邮件的最新情况。

系统每天加载将近1000万条数据,查询量接近40万个。99%以上的查询都能够在5秒内得到响应。从功能上来讲,速递跟踪查询系统不但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在业务发生10分钟内能够从系统上查询到邮件最新的状态,而且能够做到对错误的、不合理的信息进行过滤,并且能够对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展现不同的内容,到得了内外有别的效果。

除了跟踪查询的功能外,系统还承担着为企业内部用户进行经营分析和决策支持的功能,体现出既能够服务于企业的战略性决策,而且能够帮助一线的业务人员实现战术性决策。

2004~2006年中国快递业务市场规模增长状况及其2007~2008年预测

2004~2006年中国快递业务市场国内业务与国际业务的构成及其未来预测

2001~2005年期间中国邮政在快递业务市场的份额变化状况

2006年中国国内快递业务市场竞争状况

2006年中国国际快递业务市场竞争状况

来源:赛迪网-中国计算机报

 

责编:高雪娟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