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友执行总裁李友:深度转型迎接黄金十年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开展,使得中国企业正在向"深度转型"迁移。 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开展,使得中国企业正在向"深度转型"迁移。 是获得短期盈利,还是致力于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已成为中国企业家无法回避的选择题,也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自身定位问题。 企业转型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多年来,中国企业一直走粗放型发展路线,少数行业甚至依赖阶段性的政策机会优势。如今,这些优势都在逐步丧失。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企业的发展,则必须以深度转型为目标,从创新、人才、管理三大方面入手,快速提升企业的自身竞争力,才能抓住新的"黄金十年"发展机遇。 迫在眉睫 目前中国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提升转型升级的需求也正在向"深度转型"迁移--企业经营和发展模式,正在从以生产为核心的"产品经营",向以产业链掌控为核心的"客户经营"转变。 以贵州瓮福集团为例。2011年,瓮福集团整体营业额超过240亿元人民币,是贵州省内经营规模第二大企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瓮福集团从以磷肥为核心的产品模式,成功向以"基于磷肥的产业链服务型"企业升级,为矿业企业提供硫酸处理等化工业务解决方案,获得强劲发展。 再比如恒安集团。作为一家以卫生巾制造闻名的企业,恒安通过转型升级,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公司产品已经覆盖了纸巾、卫生巾、纸尿裤等多个生活用纸领域,为用户提供了全套生活用纸解决方案,构建起"生活用纸王国"。 这些都是转型结果较好的案例。但是中国仍然有大量的工业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缓慢、转型目标模糊的问题。 深度转型的根本目标,在于其结果是否能够为企业提供"高客户价值、高盈利能力、高员工满意度、高产业链伙伴满意度"的能力,进而为企业获得长久的"可持续性高增长",提供现实动力。毋庸置疑,"可持续性高增长"是所有商业企业梦寐以求的结果。 为何中国企业要对"深度转型"予以强烈关注,并意识到"深度转型"的紧迫性。源于中国企业前期转型升级的缓慢性。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认为转型升级主要就是"装备现代化"的认识误区,还大面积存在。 同样作为一个企业,用友公司不仅积极倡导"深度转型",也在加速实践"深度转型"。从2010年开始,我们先后制定和推动"深度转型"的三个阶段目标,其中第一阶段已于2011年完成,并取得了较好结果。比如我们对产品线进行了强化和精简,提升了现有产品的盈利能力,对区域市场布局进行重新规划,以及对企业内部考核制度进行了调整。预计在2013年底,我们公司将基本达成既定的转型目标。而用友公司"深度转型"的总体核心目标,则是"为客户创造真实价值,进而获得自身更好发展"。这一诉求,也是绝大部分现有商业企业的根本目标。 "三要素" 对于企业而言,"两化深度融合"的根本,就是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工具性问题,即如何通过"两化融合向两化深度融合"转变,使信息化手段不仅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更能极大推动企业的运营效率、产业链掌控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等等,而这些仍然属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工具性问题。 当企业立志更为长远时,深度转型所涵盖的三个要素条件,不仅能帮助企业解决工具性问题,更能对企业获得持续性高增长有所帮助。这三个要素分别为:创新机制转型、人才机制转型和管理机制转型。 中国的创新体系,包括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确实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中国企业如何在多个方面与先进的国际企业实现"对标",从国内最大、国内最强,向国际最大、国际一流转型。 经营模式创新,在创新上占据首位。很多国内企业,从原材料到产品线,从质量控制体系到客户管理体系,都建立并管理起来了,采用的也都是最新、最具竞争力的设备和技术,但为什么跟国际上领先的公司对比,还是有差距?这个差距的根本,就是经营模式问题。比如早在2007年,用友公司就提出"客户经营"理念,企业客户很认可很欢迎,我们也因实施这一体系,获得更深的客户信赖和更多的客户价值。而从整个软件行业来看,不少中国企业在经营上仍然仅着眼"如何卖出更多的产品",而不是聚焦"如何帮助客户更好的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经营模式和思维模式上有所创新,是中国企业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就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以及为了营造创新氛围而建立的机制问题。以用友公司为例,公司按照企业盈利结果的硬性比例,在内部建立了一个创新基金,目的就是要解决年轻人的现实问题,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在任何企业,创新活力的主力军,一定是年轻人,而当年轻人被住房成本、生活成本等压力捆绑时,激发其创新活力是很困难的。这只是一个细节方面,企业要进行深度转型,必须有公开、公正、公平的创新机制存在。 在新一轮全球经济深度洗牌这个大背景下,创新成为了所有企业的必选。对于中国企业乃至中国来说,这是个不能错过的战略契机。 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深刻重要性,是用友这几年实施"深度转型"过程中很重要的感受。最为直接的感受是,信息化应用水平最弱的行业,往往也是专业信息化人才最匮乏的行业。这也从反面验证,无论是"两化深度融合",还是"深化转型",都必须充分重视人才资源的积累和部署。 人才问题,不仅对于用友,而且就整个社会而言,都已经成为明显的问题和压力,中国的劳动力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从人才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人才供给应当是个持续的过程,和企业的整体业务结构、经营结构关联度很大。如果企业在经营理念和经营结构上要"深度转型",人才结构跟不上,转型就很难成功。 所以,人才结构、人才供应链、人才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性,是当前中国企业必须重视和强化解决的环节。人才体系的建立,不单纯是人力资源制度的建立和规范。 以用友为例,我们将在2012年强化"人才供应链计划"和"继任者计划"。前一个计划是通过多个渠道解决用友公司的可用性人才积累问题,后一个计划则是为关键岗位和职能,提供可用备份资源。"继任者计划"不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要换人",而是建立一套为核心岗位设定的可用人才备用体系。 很多中国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涉及最多的就是管理问题。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与国际性的强竞争力企业之间的差距,主要是中国企业自身在管理体系、管理机制、管理文化上过于粗放、易变,而管理作为企业竞争力发展的基础,短板效应也越来越为明显。 由于管理上存在的差距,导致企业在经营规范、风险控制、流程制定、执行力等多个环节,都受到不利影响。比如在创新环节,因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或者管理文化上的随意性,导致好的想法往往在执行上产生偏离。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不缺想法,但是缺乏执行力。 管理体系、管理机制、管理文化,三者属于层层递进的关系。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要尽可能摆脱传统的以人为主的管理习惯,使得管理的规范、流程、控制比较明确;管理机制是用于支撑和确保管理体系的实现,主要手段就是以激励、考核、授权等机制,来落实和维护管理体系;管理文化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最高层次,通过好的管理文化,树立企业文化,其中尤以责任文化为核心。 简言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人才聚集和稳定的基础;而人才聚集则是创新机制得以贯彻的基础;只有创新机制有效,中国企业的"深度转型"才有可能得到有效部署和取得预期结果。 21世纪的前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中国企业如果能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手段,以"创新、人才、管理"的提升和优化为基础,以"深度转型"为核心,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可持续高效益增长、"弯道超车"的最终目标,就能在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潮流中,再度抓住新的"黄金十年"发展机遇。 责编:张鹏宇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