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两化融合是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来源:IT经理世界  
2012/7/19 10:44:23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已成为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尝试参与全球性竞争,企业信息化水平所处的阶段,逐渐成为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占据先机的关键力量——无论企业处于哪一个细分行业。

单个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使整个产业链获益、甚至重构,并非艰难,即便并非最发达的地域市场,仍然有企业通过更高层次的信息化部署和应用,达成了这一目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并没有为此付出巨额的代价。

除了上述的中粮集团,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企业,例如华泰集团(全球最大的新闻用纸生产和提供基地)、瓮福集团(全国五大磷肥基地之一)、大连机床(全球机床行业第一方阵)等。

这其中,大连机床集团作为一家典型的产品经营性厂商,通过转型升级,成功做到围绕客户经营,比如在奇瑞汽车生产基地周边建设自己的生产厂,机床产品按照奇瑞需求进行研发制造,甚至组装也在奇瑞汽车的车间完成。而瓮福集团已经发展到通过面向技术和服务的输出,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比如为矿业企业进行硫酸处理等化工业务解决方案。毫无疑问,这些企业的工业化升级过程中,信息化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使得这些企业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当然,我们也看到,仍然有少数企业家,仍然在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如何突破自身所处的产业链环节而焦虑,甚至更少数的企业家在寻求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第一考虑的不是需求的实现,而是强调使用国际大公司的产品和方案。

我需要强调的是,用友公司正在成为一家全球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的产品和方案不仅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在技术上也具备后发优势。事实上,在信息化领域,并不存在“外国的月亮会更圆”的假象,上述实例已经表明:本土厂商已经具备支撑中国两化深度融合的实力。

用友助推“两化深度融合”

近几年来,用友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市场培育工作,作为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最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用友公司一直在努力推动中国的信息化整体水平,从“两化融合”向“两化深度融合”迁移。

所谓“深度”,便是企业通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具备更强有力的市场竞争能力,甚至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无疑是所有有志于参与全球范围竞争的企业,必须具备的“基因”条件。

用友公司自身也正在这条路上前行,或许这也是我们也是对客户企业最终诉求,理解得更为深刻的原因之一。

中国仍然有接近90% 的大中型企业,没有到达“创新”阶段,更多的企业则是处于信息化的起步建设和单项覆盖阶段。

这也是促使用友不遗余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另一个原因。2011 年,我们全程参与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9 个省(市)举办的“2011 年工信部全国两化融合深度行”,我们开始尝试向中国的行业和企业阐释部署真正的“企业云”解决方案,以及由此带来的飞跃性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并且不用额外增加企业的部署成本。在一些关键技术的部署上,例如“云计算和云应用”,用友作为一家本土企业,能够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予以中国企业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对于用友而言,是否成为用户的最终选择固然重要,但用友公司更希望能够在中国的工业化转型升级过程中,贡献更多的力量,也由此成为更多企业可信赖的朋友,而不只是单纯的商业合作伙伴。

共2页: [1]2 下一页
责编:刘沙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