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产业走稳2007:协同软件2007综述

  作者:金天一
2007/12/24 14:43:30
本文关键字: 协同软件 协同产业

协同软件产业终于迎来了“而立”之年!2007,协同软件进入了全行业平稳发展,稳健上升的健康通道。

预言家们总会猜中一些事情。回顾一下“IT大师”们的报告,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或许真的有“超能力”。早在2004年《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报告》中,分析师就提出了鲜明观念,认为中小企业IT应用“即将向协同办公过渡”。“未来几年内,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会注重于内部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即由企业内部向外部扩散的全方位管理。因此,其IT建设将从传统的财务管理为核心向协同办公过渡。”

和上帝不同,预言家们总会保留50%的秘密。从目前的事实来看,不仅小型企业向协同办公过渡,大型企业同样也高度重视协同软件且积极应用。大企业示范,小企业跟进,令协同软件市场风生水起,呈现落地走稳的健康格局。

协同软件价值确立,概念日趋明朗

卖软件就是卖思想,“协同软件”的价值确立,首先就取决于客户对“协同”的认可程度。

通过点击科技用友致远、万户、金和、复旦协达、泛微诸多先行者的努力,新锐国际、微软中国等新秀的推波助澜,协同软件的价值得到了市场认可。分析师的用词转变,便反映了市场的微妙变化,从“协同办公”软件,到“协同管理”软件,再到“协同软件”。协同软件的“人格”逐步独立。

而在2007年,一向低调、在应用市场闷声发财的用友致远,也在多年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上,提炼出“协同就是组织行为管理的落地工具”的表述。同时,它还通过对数千个最终用户的经验总结,以《九问CIO》的形式,向业界分享协同的成功实施方法论,引起了广大CIO和协同软件厂商的思考和共鸣。

用友致远的“正名”举动,虽然是一个单独厂商的行为,却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协同软件产业的将来。“组织行为管理的落地工具”,不仅令协同的概念清晰化,更摆正了协同厂商和客户的关系,顾及了客户的“颜面”。协同厂商是服务者、幕后英雄,而不是导师、舵手!协同软件用得好,是客户自身组织行为管理有方;协同软件用不好,则是落地不到位。而方法论的分享,则颇有“仁者无敌”的味道。这种付出的姿态,会令更多人感恩图报,领跑者的地位会更加稳固。这不由令人感叹,在中国市场,科技含量有多高,做人的功夫也要有多高!

重心向客户偏移,“围墙”现象明显

钱钟书先生在《围墙》中提到,婚姻象一座城,里面的想冲出来,外面的想冲进去。而人们发现,“围墙”现象不仅适用于婚姻,也适应于生活的方方面面。2007年,协同软件市场上的“围墙”现象亦非常明显――平台应用化,应用平台化。

做平台的厂商,终于幡然醒悟,只有面向最终客户,才能打造出一流的平台,点击科技与用友致远的携手合作,虽有人认为是“平台退”、“应用进”,但其更深刻的意义应该是,平台厂商开始真正贴近用户。

做应用的厂商,亦形成逐步开放的架构,令产业链有了更多拓展的空间。如以“产品化”发家的用友致远,就在2007年推出了A8协同产品,开放了各种插件、接口,令应用的可扩展性更强,产业链之间的合作更加深入。

“围墙”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整个产业的成熟。其一,协同软件市场的整体重心向客户偏移。平台和应用厂商都高度关注用户需求,并为满足这种需求进行协作。其二,产品化的主导,令市场的稳健性更强。用友致远倡导的“产品化”运营模式,不仅令其快速成长为领跑者,更对整体行业起到了示范作用,如传统老牌项目型OA厂商合强等对“产品化”的认同,使得协同软件产业的整体战斗力有了较大提升。可以预计,产品化仍将主导08年协同软件市场走势。

技术复合成长,“单口”变“二人转”

回顾这几年协同软件的技术轨迹,不难发现,在2007年,技术呈现复合成长的态势。之所以用“复合成长”来表述,是因为需要澄清长期以来的一个误区――此技术非彼技术也。在以往,厂商但凡提到技术,则“言必称希腊”,在一大堆“WORK FLOW”(工作流)、“PROCEDURE MANAGEMENT”(流程管理)、“SOA”(面向服务架构)的术语中打转,把客户看得是云里雾里,媒体听得是人云亦云。

实际上,从国外的软件发展趋势来看,软件向服务的转换已经是必然。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在2007年的走红便是一例。我们认为,软件技术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在高端的部分,仍然是对用户需求的抽象,涉及到用户体验、应用建模等方面;在低端的部分,才是采用什么底层架构、什么开发规范、什么接口的问题。而从市场上发出的声音来看,多数协同厂商还是在低端的部分转,只有少数聪明厂商在“闷声赚大钱”,不断加强对用户需求抽象的功力。在2007年,许多厂商都通过对竞争者的成功因素分析,悄悄发现了这一秘密,也开始在技术应用和用户需求两个层面同时发力,“单口”变成了“二人转”。我们认为,倘若全行业对此达成共识,则会形成一个全面发展的蓬勃时期。

应用持续创新,多版本化迹象明显

软件产业进入爆发期增长的一个明显标志,便是多版本化。2007年,多版本变化的趋势已经初露端倪。我们从多个厂商得到了反馈,集团版的销售开始起步!老客户开始为分支机构采购许可!跨部门、跨地域、跨行业的应用开始流行!

而从各家的产品更新来看,也呈现多版本化、多功能化的明显趋势。2007年,金和在协同工作标准版IOA/S系列、协同管理平台C6系列和电子政务平台GOA系列的基础上,发布了C6英文版本;泛微则在协同管理应用平台(e-cology)、协同办公系统高级版(e-nature)、协同办公系统标准版(e-office)、协同政务系统(e-nation)的架构之上,发布了新版协同信息门户模块、知识管理解决方案以及协同办公标准版e-office 5.0;用友致远则在A6协同的基础上,推出了面向高端客户、集团客户的A8协同产品。

而在应用中,组织内部、组织间应用开始加强,从原来的“直线式”应用变成“蜂巢式”复杂应用。从部分厂商得到的反馈来看,协同软件的版本细分、行业细分已对应用的纵深发展形成了巨大推动作用。

销售格局稳中有升,渠道“学历”攀升

从销售的格局来看,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首先,每客户的消费额在增加。以中国邮电集团为例,其在组织内应用协同后,遂在外部项目合作中推广,进行了重复采购。这表明,客户对协同的认可程度和依赖程度都在增加。

其次,从客户数量来看,不论是大中客户,均有着飞速成长。大型企业如蒙牛集团的示范效应明显。而中小客户也不再沉迷于价格战。据领导厂商用友致远透露,在销售单价保持稳定的背景下,其客户数量在2007年获得了超过100%的增长。由于它已连续两年以20%左右的份额位居市场第一,据此推断,用友致远将创下连续三年领跑中国协同软件市场的记录。这也表明,协同市场的领跑者,已经不再受市场“价格战”的影响,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定价能力。协同软件市场“主心骨”的形成,对全行业价格、利润的稳定是大有裨益的。

而从渠道方面来看,渠道占销售额的比重在稳步上升。如果说几年前的渠道发展,还是“圈羊”运动,则2007年可谓是“选马”年代。大型厂商不再单纯重视渠道的数量,更注重渠道的质量。从销售上来看,这种精耕细选的策略也带来了良好回报――单个渠道的销售额在不断攀升,客户的满意度也保持在较高水平。某厂商的总结很有意思,“原来是中专生、大专生卖协同软件,现在是大学生、硕士生卖协同,成绩还真就不一样。”也许,在这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里,学历就是生产力。

资本市场将添丁?上市融资暗流涌动

继新锐国际英国“上市”(柜台交易)之后,年底传出了金和即将在国内三板上市的消息。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公告,“北京金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已经通过备案确认,即将登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而如果对“三板市场”和“股份转让系统”进行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所谓三板市场,源自它是主板和二板(创业板)之后的一种顺延。按照国际惯例,它的上市门槛比二板低,对企业基本上没有太多规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3名以上做市商愿意做市即可。但中国目前的股份代办转让,只具有流通的功能,尚不具备融资的功能,充其量只是三板的一种形态,因此在正式文件中,它只有一个名字叫“股份转让业务”。

因此,金和的“三板”上市,其实也是被放大的一个口号而已,但不排除在市场中通过炒作获得资本溢价的可能。而在这个市场上拥有领先地位的用友致远,对资本市场的态度仍然是讳莫如深。在再三的追问下,也只是表示,当然会利用资本市场,但要把握时机。

客观评判协同软件产业的资本运作,只能说是刚刚起步。新锐国际虽然“上市”,但融资规模有限,金和的“三板”,其实是资本流通。中国协同软件产业,依然缺乏“一夜暴富”的神话。我们期待,2008年,会有更多的企业有效利用资本市场。用圈外人的钱,办圈内人的事,将协同软件产业做强做大。

文章来源:赛迪网

责编:李华星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奔跑吧!企业级移动应用

2013-2014年,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在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发力;BAT纷纷进入,不断拉低移动应用门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企业已经意识到移动互..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