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cn离我们有多远?

  作者:shilly
2007/5/24 16:18:20
本文关键字: 理论探讨
对于企业而言,“重视”学习,是否就证明“会”学习?如何将重视学习和学会学习不断延伸和递进?企业家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否意味着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个人学习能力如何能够尽快转化为组织学习能力?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4月下旬发布的 “2005·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端倪,而且能隐约意识到:中国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虚胖”症结究竟是什么,“短板”又究竟何在。

衡量学习能力的九大指标

本次调查采用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陈国权的学习型组织模型,对个人与组织的学习能力分别用9个子能力(“发现能力”、“发明能力”、“选择能力”、“执行能力”、“推广能力”、“反思能力”、“获取知识能力”、“传递知识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作为衡量的标准,进而加权汇总。

陈国权进一步解释说:“发现能力”是指发现内外环境变化及其带来机会和挑战的能力;“发明能力”是指提出应对环境变化各种新方案的能力;“选择能力”是指前面各种新方案进行选择的能力;“执行能力”是指将选择出的新方案付诸行动的能力;“推广能力”是指将知识和经验举一反三、进行传播的能力;“反思能力”是指将知识和经验归纳形成规律性知识的能力;“获取知识能力”是指根据自身需要对外部知识进行辨识、吸收的能力;“传递知识能力”是指根据自身需要向外输出自身知识和经验的能力;“知识管理能力”是指对知识进行积累、分类、整理和存取的能力。

个人学习“短板”:学而不思则罔

调查结果显示:经营者个人综合学习能力的平均值为5.48,即学习能力较强。其中:反思能力(5.69)、发明能力(5.63)、获取知识能力(5.61)相对较强,而传递知识能力(5.19)和知识管理能力(4.59)则明显偏弱(见表1)。

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认为获取经营管理知识的有效途径按比例排列依次为:亲身实践(69.9%)、总结与反思(47.1%)、与人交流(30.2%)、参加培训(25.5%)、读书刊和看影像资料(21.1%)。这说明亲身实践和总结与反思是企业经营者获取知识的最有效途径(见表2)。

 

此外,本刊注意到:不同年龄在学习途径上呈现明显差异:50岁以上的经营者明显偏重依靠自身的经验,而50岁以下的经营者则更强调培训、交流、看书等向外界学习,可见年轻经营者的学习心态更开放、热情也更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经常将以上各途径学习所得进行提炼、总结和反思的,却只有55岁以上的经营者这一组刚刚过半,可见“思考”仍没有成为多数经营者的学习习惯。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企业经营者的知识管理能力最薄弱。毕竟“默读”或“言谈”你可以自由选择,但“思考”却是不可以选择的。这时,令人不由想起孔子的那句警训:学而不思则罔。

与之相反,海尔CEO张瑞敏之所以能成为公认的中国企业第一领袖,原乐凯总经理杜昌焘有一句话很透彻:张瑞敏最大的优点,是他善于总结。

组织学习“短板”:知识与人才失衡

对于企业整体的组织学习情况,本次调查选择了三个方面作为依据:一是组织学习能力;二是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途径;三是企业内部分享知识的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组织综合学习能力平均值为5.15,即属于学习能力较强。其中,执行能力(5.34)、反思能力(5.33)、推广能力(5.30)相对较强,而知识管理能力(4.71)和传递知识能力(4.47)相对较弱,这与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学习能力状况大体相近,但总体稍弱于个人学习能力(见表3)。

 
调查发现: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比较多,按比例排列依次为:收集外部资料信息(69.1%)、派人出去学习课程(63.1%)、参加相关会议及展览(62.3%)、外出考察(58.4%)、聘请外部人员来授课(45.3%)、读书刊和看影像资料(43%)、通过合作联盟(22.9%)、聘请外部顾问(21.6%)、从外面招聘或挖人(21%)、聘请咨询公司做咨询(13.1%)、通过收购兼并(3.5%)。这说明:收集外部资料信息、派人出去学习课程和参加相关会议及展览,是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见表4)。

从中,本刊注意到:国企与私企在从外部获取知识的途径选择上,构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对比:收集资料、外出学习、请专家授课、读书等相对“间接”的学习途径,国企都是最钟爱,而私企都是最冷淡;而在聘请顾问、挖人、并购这三项很“直截了当”甚至“一劳永逸”的学习方式,私企却明显比国企更热衷。

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也许可以悟到两方面信息:一是私企应该更注重学习“知识”,拓宽“眼界”;二是国企应该更注重“人才”,加强“实用”。知识,以及拥有知识的人,应是企业知识管理中并重的两个轮子。

组织学习“短板”:学习与积累失衡

调查发现:企业在内部分享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比较多,按比例排列依次为:管理者向员工传授(75.8%)、将经验变成制度流程(55.8%)、开正式经验交流会(48.1%)、员工之间非正式交流(35.1%)、将经验形成课程用于培训(27%)、内部刊物交流(17.7%)、内部互联网交流(11.2%)。这说明:企业内部分享知识,主要采用管理者向员工传授和经验交流等传统途径,而类似互联网交流和内部刊物等现代和规范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加强(见表5)。

 

此外,本刊注意到:本土企业(特别是国企)与外企在从内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也构成了一个有趣的对比:在将“经验”变成“制度流程”及“课程培训”两项上,外企都明显强于本土企业,特别是国企。

而我们关注这两组数据,在于它们恰恰是企业通过组织学习实现知识管理从而将流动的知识“固化”为组织财富的重要途径。当我们每每苦于在研发与管理上都缺少原创而受制于人时,殊不知我们应首先自问:我们原有的实践收获,又有多少沉淀积累下来了?!如果我们在“学习”时总是轰轰烈烈(见表5中61%的国企重视“正式经验交流会”),而对于“积累”却兴味索然,那与“狗熊掰棒子”有何差异?其背后,难道不是那种只重表面文章而轻切实有用的“传统思维”在作祟吗?

学习,绝不能是为了学习。



责编:shilly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奔跑吧!企业级移动应用

2013-2014年,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在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发力;BAT纷纷进入,不断拉低移动应用门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企业已经意识到移动互..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