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洋:执行的器与道“执行”问题是全世界企业界与政府职能部门都共同存在的问题,尽管管理者习惯将成败归因于经营战略,但实际上很多企业早已经输在执行上了。执行力低下是企业管理中黑洞,再好的战略也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其价值。 2003年初,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所著的《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在中国引发了一股关于“执行”热潮,这并不为怪,《执行》是2002年亚马逊商业图书销量第一名。之所以《执行》一书能风靡世界,说明“执行”问题是全世界企业界与政府职能部门都共同存在的问题,同时,《执行》一书也提醒大家,尽管管理者习惯将成败归因于经营战略,但实际上很多企业早已经输在执行上了。执行力低下是企业管理中黑洞,再好的战略也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其价值。 “执行”的中国式谎言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中国,随着“执行”升温,最终演变成一场由伪书唱主角的闹剧。标榜为“2004年度全球畅销书”的《执行力》的作者保罗·托马斯是个子虚乌有的人物,之后的《执行力Ⅱ 》、《执行力III》也是挂外国人之名的伪书。还有《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II》、《服从: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2—提升执行力》,这四本书尽管出自不同的出版社之手,但“作者”都是某个从来没有来过地球的人物—“美国人凯普”。《执行:没有任何借口》的“作者”沃格·罗比特和《没有任何借口行动手册》的“作者”艾伦·杰弗里也不是地球人。吊诡的是,随着以提升执行力为借口的伪书涌现,具有真知灼见的《执行》一书淹没在伪书之中,这些鼓吹服从的伪书,反而迎合了不少企业家的口味,以大量团购的方式进入企业,最终到达员工的案头。 有人毫不客气地将这类伪书,称为“奴书”,尽管“奴”字有些刺耳,有伤人自尊之嫌。客观上讲,不能将所有关于员工职业精神教育的书统称为奴书,缺乏对员工的正面引导,也会导致很多管理上问题。日本企业就善于教化员工,今井正明说:“精益从心开始,改善从我做起。改善是一种提高人的品质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我们必须立足现地、现物、现时和坚持原理、原则,将自己融入到整个团队当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好的改善习惯必定是在日常工作当中点点滴滴积累、循序渐进形成的。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坚持改善,一定能够成为管理高手。”问题在于,这些以提升执行力为卖点的伪书,迎合了很多企业家的专制和权威意识,并制造了一种虚幻的热情—靠几本书就可以统一员工的思想。这种意识的存在,一方面由于中国人有给下属洗脑的传统;另一方面,产业现状致使很多企业家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100年前美国工厂主的阶段。2004年对伪书的打假着实让不少企业家尴尬不已。 领导先学会执行 先有尧舜之君,还是先有尧舜之民?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如同鸡与蛋之间的关系。其实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的书是写给企业领导者看的,《执行》是给领导“洗脑”,而不是给员工“洗脑”的书。要走出执行的困境,是要从领导自身的改变开始的,多数情况下,决策与执行是割裂的,领导者普遍认为上级管决策,下级管执行,这造成了“头”与“手” 之间的不协调。拉姆·查兰等人认为:“领导必须亲自运营这三个流程—挑选其他领导者、确定战略方向,以及引导企业运营,并在此过程中落实各项计划。这些工作都是执行的核心,而且无论一个组织的规模大小,企业领导者们都不应当将其交付给其他任何人。”同时,他们也强调:“建立一种执行文化并不是说要进行微观管理,也不是要解除工作人员的权力,相反,它应该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参与—首先完成一名领导人员所应该完成的工作。” 他们给领导者开列了七条基本行为,即了解你的企业和员工、坚持以事实为基础、确立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先后顺序、跟进、对执行者进行奖励、提高员工能力和素质、了解你自己。这七条行为看似简单,但领导者执行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在很多会议结束的时候,人们似乎已经对某个问题达成了共识,但最终没有一个人采取任何实际的行动,这种会议你参加过多少次了?在这样的会议中,与会人员通常不会进行激烈的争论—实际上,他们根本不关心讨论的结果。因为他们相信这个项目迟早会胎死腹中……许多公司高级领导的会议上也会出现这种沉默的谎言,进行决策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但最终却没有得到任何实际的结果。我们通常称这种决策为“错误的”决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决策通常都是在缺乏互动的情况下做出的。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人们之间缺乏互动—做出决策的人和具体执行的人之间事先没有进行足够的沟通。由于受到小组内等级制度的影响,或者是受到形式性的束缚或缺乏信任,人们无法坦陈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实际执行决策的人通常在执行的时候都会显得比较优柔寡断。 尽管思想落地并不容易,但《执行》这本书还是很有实践价值,对如何解决执行问题,甚至有些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拉姆·查兰等人主要谈的是领导力、企业文化和流程问题,这些归根结底是领导者要改变坐着指挥的积习,充分介入企业各流程,并构建执行文化。 从执行之法到执行之道 某大型国企因为经营不善破产,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所有人都在看日本人能带来什么先进的管理。但日方只派来了几个人。制度、人、机器设备都没有变化。日方只是把先前制定的制度通过“执行”落地了。日本民族性格比较“轴”,创新能力相对来说有些缺乏,但日本企业却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归根结底,日本有很好的执行文化。 责编:刘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