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PDM系统与企业信息化建设本文基于PDM发展概况,阐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描述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和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PDM发展概况,阐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描述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和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升,给与之配套的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快了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化,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企业分工的各个领域,成为企业运行的经络系统,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企业,产品数据管理逐步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线。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应运而生,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集成工程数据管理(EDM)、文档管理(DM)、产品信息管理(PIM)、技术数据管理(TDM)、技术信息管理(TIM)、图像管理(IM)以及其它产品定义信息管理的管理于一身,能够使所有项目参与者在产品信息生命周期中,共享与产品相关的异构数据。 一、PDM系统发展现状 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产品创新、满足用户个性需求、产品快速上市等越来越成为市场竞争的亮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制造企业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的管理技术,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使得数据管理技术逐步成熟,并从单一产品数据管理逐步发展到了产品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最近几年,国内PDM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品开发主要由国内主流PDM厂商、PDM代理厂商、国外主流PDM厂商和三维CAD为基础的PDM厂商组成。产品五花八门,有国外产品,也有国内产品,国外代表厂商主要包括PTC、SIEMENS、ANGILE、达索等,国内代表厂商主要包括清软英泰、艾克斯特、CAXA,开目、思普、神州数码、华天、天河、天喻、迈特等。为满足企业级产品数据管理的要求,我国的PDM产品大多从文档管理和简单的工作流程管理入手,将现有的人工管理转变为计算机管理电子文档。虽然国外的PDM产品功能齐全,但价格偏高,而国产的PDM符合国内企业的实际管理模式,价格也相对低廉,并且结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提供全面、深入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国产PDM产品在国内PDM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席之地。 二、企业管理需求 1.技术状态控制 我国许多设计院所存在单台套小批量式与中、大批量式生产并存的现状,预研、试制与批量生产交叉并存。计算机辅助设计,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但产生了大量工程图纸、设计计算书等工程文件,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堆积严重。而且在设计和加工中,审批、更改的工作会经常发生,这就给产品技术状态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不同版本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难以识别,如何保证不同的阶段使用的是正确版本至关重要,这就对档案管理和计算机记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详细记录设计、加工过程中的原始文件及相应的更改信息,用不同版本描述相应的有效文件,确保资料查询、利用的准确性。 2.科研计划控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给设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几乎全部设计工作都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在计算机外则无法了解各项任务的具体状况以及各项任务的完成状况,不能共享计算机内部信息。这造成了科研进度与计划所谓的“两张皮”现象,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互协调工作等缺乏最直接、有效的沟通,各种记录、审批、重要的操作、关键性的决策都需要长期保存,以备查询。技术人员必须把计算机中的二维工程图纸质输出,然后再去进行各级审批,计算机网络优势的优势荡然无存,故而信息平台的建设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资料查询、共享与技术传承 进入CAD时代,如果缺乏查找文件相应的辅助工具,用户要从档案室查询有关的资料,如果没有设计师在场,往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浪费宝贵的时间,也很难找到想要的东西,因而文件的查询、利用成为十分头痛的事情。PDM系统能根据项目、技术人员、工程阶段、审批状态、日期、类型以及预先定义的各种参数,如材料、质量、加工方法等进行查询,不仅可以查到当前的资料,还可以查到过去的或者类似项目的相应资料。以便设计人员充分共享原有的设计成果,实现产品数据在权限控制范围内以电子文件形式在计算机网络共享,保证数据随时调用,真正实现数据共享,提高产品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程度,降低设计、加工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部分院所设计加工领域存在一个弊病,许多工程设计资料都存放在个人电脑里,而通过纸质存档的内容许多时候不能完全代表设计者的思路,导致图纸反映的技术状态正确与否无从考证,反映到生产加工上的话就会出现拿着图纸干不出来活的局面,或者换了设计师,原来的设计师调走了将对后续生产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个人的“记忆”没有转化为组织的“记忆”,只有组织有了记忆的能力才可能逐步“成熟”,才有所谓成熟度的评价。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要素 (一)正确的认识 1.“主人翁”意识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是花钱看戏,而是花钱演戏,自始至终都需要企业内部人员的参与,企业本身是信息化建设主角和信息系统的主人。企业必须增强主体意识,一定要起到“主人翁”的作用。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不单单是软件公司的事情,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熟悉信息化建设过程,准确描述自身的需求和信息化建设目标,投入充足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方面的技术力量。 责编:流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