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建国谈——华为中兴被美国封杀的背后魏建国坦言,当看到美国认为华为和中兴通讯可能威胁国家通信安全的时候,是比较诧异的。而看到报告中呼吁封杀华为中兴的理由,就更觉得荒谬至极。这一“威胁论”的表述本身就是含糊其辞、站不住脚的。 当记者问及思科集团的背景时,魏秘书长则为我们解读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实际上在美国国会议员中有73位在华为的美国最直接竞争对手——思科集团中拥有投资。对华为和中兴的封杀,显然是一种利益图谋。今年4月思科集团总裁钱伯斯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已经锁定华为是它的第一大竞争对手,而对竞争对手“设局”似乎更早。早在去年,思科便游说国会,组成了情报委员会试图来抓华为的“小辫子”,虽然调查并没有什么显著的结果,但是常言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国家安全威胁论很容易便从议员的投资利益中派生出来了。 魏秘书长对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这一违背美国创新精神的做法十分痛惜。他说:“早在236年前,美利坚合众国创立时,美国宪法便将创新和发展看做是整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历届总统都将自由奉为‘美国精神’,并一直自诩为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和保护者。可是时至今日,美国已经开始倒退为贸易投资方面的保守者,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代表。华为中兴事件的背后,是美国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弱化导致的利益关系失衡:是对华为中兴,乃至整个中国电信产业因畏惧而诱发的歧视和刁难。长此以往,美国不仅将失去中国市场,更失去了美国提倡的‘公正和道德’,让世人同情的是受害者中国企业。而个中始作俑者思科如不改弦易张,将会糟蹋美国精神,失去美国人心!目前除法国和澳大利亚外,德国明确表态继续同华为中兴合作。新西兰亦是态度鲜明,对美方报告持怀疑态度,英国更是在报告出台1个月前同华为签订了总值20亿欧元的共同在英国本土建立研发中心的协议。” 面财迷局,各方如何突围破阵? 曾有媒体撰文指出“华为中兴事件”只是美国大选之前的一个炒作手段,是两党拉票的重要伎俩,中方企业是被“误伤”的。对此种说法,魏建国持否定态度,他始终认为华为等中国企业并不是第一次遭到美方“暗算”。从2011年年初,新官上任的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便开始推动“中国企业威胁国家安全”的预查项目,前后来中国三四次,调查的问题千奇百怪,甚至还要求两家企业提供历届党委名单,一定要查出所谓的共产党的影响和军方背景。2011年底,调查又从华为扩大到了中兴及其产业链,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此次的“封杀”是长期而有计划的,只是爆发的节点恰好选择在了大选期段。这是竞争对手搞的一场恶作剧。魏建国说:“即使在大选之后,调查亦不会停息,尤其是第二份报告出炉是在11月底,届时也根本不会被选情结果所左右,不要存有幻想。华为中兴乃至中国其它企业都要做好准备,因为在能源、石油等诸多领域触动类似关卡几率也很高。” 谈及对封杀危机的应对之道,魏建国说:“我们应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企业方面,眼前来看,不能过于急躁,要在想办法阐释自身情况,使美方认识到自身谬误的同时,积极的做好相关媒体的工作,目前已有《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站出来仗义执言,但还不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是一场竞争对手导演的闹剧,最终无法收场!其坎,要从长远考虑,中国企业更要从加强研发力量,使之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做好文章。只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的高科技化才能够使其领先世界潮流,此次美国的‘封杀’也折射出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三是在政府方面,建议中国政府对思科集团进行适度的‘敲打’,目的不是激化矛盾,而是使之了解到全球化链条上的联动效应。总之,我们不会像美国那样也来一个‘反封杀’,但如果思科一意孤行,到时候搬起石不仅会砸自己的脚,也砸美国企业的脚。” 魏建国很感叹地谈起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本该是否极泰来般的顺畅,但就是因为贸易保护主义横行,使得经济恢复延迟了25年到30年,一系列惨淡景象仍历历在目,而面对“次贷危机”、“主权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又通过提出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伪命题的形式浮出水面,使得民众和媒体都很担心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的发展。魏建国认为,从大的方向上来说,美国的“封杀”根本不会也无法阻拦华为和中兴的全球化战略:“在商务部工作这么多年,早就体会到富含创新性的产品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强大力量!在知识、技术如此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是谁想封杀也封杀不了的!进一步的让人类共享发明成果,是科学家和发明者共同的目标,遵循创新的模式,也是我们今后科技发展的必由道路。 责编:孙雨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