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应链信息化的构建问题研究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对成长型企业大有帮助。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会帮助企业建立了高效、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就如同在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之间建立了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一样。 (二)信息化构建的策略层面。在供应链信息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应着眼于管理柔性化的发展态势,从动态集成的角度整合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建设性地构建以协同电子商务为平台的敏捷供应链模型,同时协调各操作系统,并支持业务流程的概念创新,推动整个价值网的优化升级。具体实现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实现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信息化、互动化,包括ERP、CRM、SCM 与BI等系统的建立与有效集成,提高企业内部各种业务活动的效率;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企业间影响知识创新与传播的障碍,激活或提升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群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效率,创造企业群的协同效应,融通“信息孤岛”,提高信息化的效率和供应链信息共享水平。 在供应链信息化的投入上要有清醒的认识,掌握节奏,避免急于求成,造成“IT 黑洞”。 在信息化的构建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国际国内相类似的供应链信息化成功的案例,很好地理解有关供应链构建的相关理论和模型,结合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调整组成供应链系统的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供应链系统的组织程度、有序程度、使信息实现对供应链系统的有效控制,为系统整体性能最优提供保障。 (三)信息化构建的技术层面。供应链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不同于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构建,其涉及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任、协调和利益分配机制,并且复杂性和风险更多。尽管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可以使节点企业都能从中受益,但是节点企业在供应链中所处位置的不同,拥有控制权和话语权的能力强弱不同,都会影响其在信息化构建中的投入和收益的不同;参与的企业越多,其不确定性越大。所以,在信息化系统构建之前, 充分考虑和评估面临的各种风险是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企业在供应链中的重要程度以及预期可能因信息化受益程度的不同构建比较理的投入和收益分配机制,同时,为了激发企业参与供应链信息系统构建的积极性,必须有合理的依据表明企业参与信息化构建的投入小于外界的机会成本,能够获取的收益与不参与信息化构建相比,差额较大。 合理估算信息化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按照供应链信息化所需要的四个阶段,科学合理地规划和投入各种要素。 通过对供应链现有的业务流程或供应链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其物理结构和协调机制与信息化系统的结构浑然一体,相辅相成。 4 本课题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在起步阶段,还处于应对各个业务功能信息化的一二级层面上, 信息化的整体规划比较欠缺,供应链信息化是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未雨绸缪,才是保持长久竞争力的有效保证。未来企业的生存将更多地依赖于所在供应链的竞争力,而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高低,是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标准。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构建必须摒弃单个企业信息化的思维方式,应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对供应链系统进行组织结构重组,从战略层面、策略层面和技术层面分别解决供应链信息化系统构建中所面临的各种要素投入问题、信息协同问题以及信息集成的复杂性问题。 责编:畅享博客管家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更多最新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