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常见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案之一:物流管理

来源: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实施顾问  作者:刘莹
2014/6/19 13:52:03
市场不断升级的环境变化和新型营销体制的确立,已经形成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不断求新、求变、追求竞争优势的压力和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于改变传统的物流模式,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益和效率。

市场不断升级的环境变化和新型营销体制的确立,已经形成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不断求新、求变、追求竞争优势的压力和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于改变传统的物流模式,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益和效率。而在经过众多项目的实施之后,我们也在实施中不断总结了各个企业在物流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专业、完整的解决建议。
 
这里,我们将以往项目中发现的企业在库存管理、采购管理和供应商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归纳如下表所示:
 
库房管理常见问题
 
多帐套管理:多个部门分别使用不同的帐套管理库存,导致在制品库存管理分散,数据不真实、不及时,难以集中共享。
 
时效管理:部分零部件(主要是密封件)有失效时限,需要分类管理。
 
业务及时性:库存信息不准确、不及时,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难以实时掌握准确的库存情况,严重影响生产计划、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领料控制:物料发放没有准确的定额做参照,领料没有进行严格限额,车间申请多少就领多少。
 
存货积压:存在大量呆滞产品、物料,资金占用较高。
 
采购管理常见问题
 
采购需求管理:由于内部协调和信息传递的原因,采购物资的备货周期紧张;同时采购批量较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资采购速度,并提高了采购成本。
 
采购计划编制: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库存、在制等信息不能集成共享,采购计划的编制分散于物流管理部门、制造管理部和车间,需由多方协同完成。
 
合同审批:流程过于复杂,且审批经常由于人员外出耽搁,造成在审批没有下来之前就进行采购的现象较多。
 
到货检验:到货检验的质检记录没有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质检信息的记录,不利于采购质量的分析与统计。
 
供应商管理常见问题
 
在合格供方评价方面更多的依靠人工统计、模糊感觉作为依据,虽然一定程度上依靠了对业务状况的分析,但是由于人工干预较多,造成对供应商的评价不够客观。
 
由于没有信息化手段的支持,造成供应商评价工作效率不高,供应商的评价只能在年终进行一次,每次耗时将近一个月时间。另外,合格供方的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针对以上管理问题,我们也通过实践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第一,对于库存管理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如下:
 
职能划分:取消各部门内部的原材料库房和外购件库房,原材料库房和外购件库房的管理由物流管理部门统一负责;严格区分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和在制品,产品完工应进入库房,不再做为车间在制,以正确反映车间在制和库存状况;
 
时效管理:对于密封圈等有时效要求的橡胶件等物料可以通过批次管理功能进行管理,同时增加时效要求信息,并据此控制失效件入出库业务的发生;
 
业务及时性:各车间之间的自制半成品库房由制造管理部门统一负责,严格要求规范化的业务操作,坚持执行账实相符的要求,做到业务和数据日清日结;
 
限额领料:根据技术部门给出的定额要求,进行限额领料,配合生产计划编制减少车间在制,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
 
存货控制:通过设置最高储备、最低储备、安全库存,结合库存分析功能监控库存状况,防止因过量采购、过量生产造成“库存的浪费”。
 
第二,对于采购管理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如下:
 
采购需求管理:由各职能部门、各分子公司提出非生产用料的物资采购需求,由生产部门编制物料需求计划后提出采购需求计划;采购部门负责汇总这些采购需求编制全厂的集中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编制:由制造管理部门编制物料需求计划后提出采购需求计划,由各职能部室、车间提出非生产用料的物资采购需求;物流管理部门负责汇总这些采购需求编制全厂的采购计划;
 
采购订单审批:根据业务的类型可以分为标准采购、战略性采购、紧急采购、招标采购等,可以根据分类选择不同的审批流程,提高订单审批工作效率。采用RS10工作流系统实现与业务的无缝集成;
 
入场检验受控:由质量部门统一进行入厂检验。通过采购系统与质检系统的集成可以记录质检信息,以便进行质量分析和统计(如面向供应商的质量信息分析),以及相关的质量跟踪与质量追溯。
 
第三,对于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如下:
 
供应商初选流程:通过对供应商资格审查和供应商产品审查两方面的综合审查,帮助企业建立严格的供应商清单和合格供货清单;
 
供应商评价:建立科学的指标考核体系,以ERP的采购系统、车间系统、质量系统等系统的业务数据统计作为依据;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供应商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级别和评分高低,可以灵活调整供应商供货比例,甚至取消供应商的供货资格;
 
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整个企业合格供方管理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和统一的合格供方清单和合格供货清单,可以提高供应商信息的集成共享程度;
 
评价效率的提升:能缩短评价周期,缩短不合格供方和不合格产品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业务的负面影响期限;
 
供应商评价指标:供应商评价按照按物料、供应商和评价体系的对应关系逐一进行评价,不同的物料种类对应不同的评价体系,每种评价体系包含的评价指标和各指标所占的权重可不相同(具体指标的设置将由实施顾问在项目工作中指导企业业务部门制定)。
 
以上仅是对制造业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的简要分析和解决建议,我们亦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总结和归纳,把企业实施的成功经验沉淀在我们的工作中,帮助更多的企业改进管理问题,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通过项目实施提升企业管理效益。
责编:李玉琴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