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企业对海外企业的并购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但在全球知名的权威商业杂志《经济学人》信息部针对在华企业的一项新的研究报告显示:九成的国内公司依旧持续关注国内市场,很少有进军境外市场的打算。而到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300亿美元时,这个数字仍只占全球投资总额的2.4%。
据了解,即将在10月1日于全球同步发布的名为《中国本地公司:群起争天下》的报告,是由《经济学人》信息部通过与美国银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陶氏化学和韬睿咨询公司的合作,并在精信环球和英国诺顿罗氏律师事务所的支持下共同撰写完成的。
该报告通过在中国进行的大量采访和在2005年5~6月期间对中国内地公司的176名高级主管人员进行的调查显示:91%的公司表示,未来三年之内,中国国内市场将是他们的主要目标。17%的公司表示他们将选择东南亚、东北亚市场,12%的公司选择了欧洲和俄罗斯,只有11%的公司选择了北美作为其目标市场。
这些调查和专访显示,飞速发展的中国企业,如联想和TCL投资海外,要么是为了购买一个品牌,要么是由于其已经身处国内竞争白热化的行业,如家用电器行业。还有一些则是迫于压力去寻求一个稳定的能源和其他资源供应。但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小型或者中型的中国本地公司依旧选择将其业务目标定位于国内市场,而不是向境外拓展,开发新品牌和新市场。
经济学人集团上海首席代表杜露丝指出,现在中国企业整体心态有些浮躁,什么都想要,但是有些东西需要慢慢培养。不过在海外并购上,中国企业从整体来说,并没有显得迫不及待。“中国政府鼓励国有的资源公司走出去,像中海油、五矿这样的例子很多,只是以前不常见诸报端。”
根据报告显示,如果把中国企业目前的海外扩张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收购狂潮相比较,中国的海外投资规模要小得多,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会保持相似情况。即便到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资金增至300亿美元,仍只占全球投资总量的2.4%。
“我想今天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无论成败,都将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全球化经验。”德勤企业管理咨询中国区主管合伙人施能自说。
经济学人信息部企业组织中国咨询总监许思涛说:“对于大多数在巨大的价格压力面前,依靠打价格战赖以为生的本地企业而言,中国市场的自由化程度可能是太快了一些。”但是,中国国内公司正在变得成熟。越来越多的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进行的兼并及收购行为的产生,可能预示着另一个重组期的开始。这将为中国本地公司注入新资金和新技术,进而填补其在这方面的空白,并且还将继续推进中国经济的改革。
责编:mary.chen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