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仓储管理中的RFID中间件设计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如何设计RFID中间件的问题。采用数据过滤,数据聚合,添加业务逻辑处理、查询支持等方法,将数据流转换为适合上层应用程序的逻辑形式,实现仓储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 2.1.1 代理 中间件为设备和应用层提供了双向接口,我们用代理来模拟设备接口。阅读器代理负责控制阅读器驱动、状态查询、接收标签数据列表等工作,把设备传进来的数据转换成标准化格式。用户可以根据传感器类型的不同而扩展它,这样能更好地适应客户需要。打印机代理负责控制打印机,用户可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类型 。 2.1.2 消息机制 RFID中间件是消息中间件的一种,它的消息传递模式支持点对点模式和发布/订阅模式。代理和设备之间多用点对点模式,例如启动或关闭一个阅读器时,使用UDP套接字来处理点对点操作;若阅读器被成功启动,它也会广播一个阅读器状态更新信息。 在事件处理层,应用系统通过发布/订阅机制获得感兴趣的信息,中间件为完成这一功能设置了订阅解析器,提取定义文件的参数和方法,传送到事件处理机制,对RFID数据进行处理。 2.1.3 缓冲机制 RFID阅读器每秒钟会阅读到成千上万的标签,为防止溢出,采用线程来加速包的卸载,并将数据保存在即时队列中。这里线程和数据队列构成了一个缓冲机制,以满足计算机的实时处理要求,它可以平滑从阅读器接收到的大量简单重复无序数据,按要求进行处理。每个阅读周期(读周期是和读写器交互的最小单位)线程接收一组EPCs(标签EPC,阅读器ID,时间戳)组合,将其发送到消息队列,对其进行事件有效性验证,检查是否出现读写错误或漏读,实现对数据的初步过滤。正确读取的数据记录在数据库的Observation表中。 表1 Observation表 2.2 事件处理层 事件处理层位于原始数据采集层和业务逻辑之间。它根据上层系统发送的定义文件和回发地址,生成报告文件,按发布/订阅机制将报告反馈给系统J。原始数据采集层提供了硬件的统一接口,事件处理层则定义了应用系统对RFID中间件的标准访问方式。它对原始RFID数据进一步处理,使数据转化为上层系统需要的形式。图3为RFID数据处理流程。 图3 数据处理流程 数据流经过缓冲机制后,还存在着大量的冗余信息,需要对其进行过滤、聚合,提取出有意义的事件。我们按解析机制发来的事件周期T对数据流进行操作,按上层定义的业务规则判断事件类型,并存储在相应的表格中。 2.2.1 过滤机制 经过缓冲机制后的数据流还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即阅读器重复和标签重复。标签位于一个阅读器识读范围内时,阅读器就会不断地读取标签数据,直到标签离开为止,称为标签重复;另外,当标签同时处于多个阅读器的识读范围内时,它的数据也会被不同的阅读器重复读取。图4为阅读器重复。 为解决上述问题,对标签重复,我们只记录标签第一次出现和最后一次出现的时间;对阅读器重复,一是在布置阅读器位置时考虑到交叠情况,尽量用最少的阅读器数量覆盖全部区域。但为了提高识读率,往往不能避免交叠。这里采取的是虚拟阅读器的方法,同一地区的多个阅读器组成一个虚拟阅读器。如图4的R1,R2,R3,R4共同组成一个虚拟阅读器V0。过滤后的数据存放在表2中,T—Start为V~Reader初次阅读某标签的时间,以后再读到该标签则更新T—End和Count值(Coum为标签读取次数,有时为简便起见,可略去)。 表2 Filter表 图4 阅读器重复示例 责编:刘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推荐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