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商业模式 物联网美梦暂难圆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作者:梁振鹏
2010/7/12 9:15:05
如果不解决商业模式问题,物联网很难得到实际的推广与应用。

本文关键字: 物联网

如果不解决商业模式问题,物联网很难得到实际的推广与应用。

天色晦暗,烟雨蒙蒙,被笼罩在阴霾中的上海世博会园区却热闹非凡,喧嚣依旧。

7月2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会园区的7号门外排队一个多小时之后,记者手持花了160元购买的“平日普通票”进入园区,顿时被卷入到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在下午两点多的时候,记者在园区越江公交线巴士上正在观看东方明珠(8.16,0.22,2.77%)移动电视发布的世博会实时动态信息,主持人播送道:“今日世博会入园人数已达43.9万人。”

连绵阴雨丝毫没有影响到各地游客参观上海世博会的热情。广泛分布在上海世博会5.28平方公里园区内的游客,之所以能够被随时统计到入园总数,玄妙在于参观者随身携带的门票上。

内嵌RFID(射频识别)芯片的上海世博会门票,以无线方式与遍布园区的传感器交换信息,使得园区管理者随时都能够获悉当日入园总人数以及游客在园区的分布情况。这正是方兴未艾的物联网技术在现实中的一次大规模应用。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用户端延伸、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概念提出得很早,从去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才真正得到大力推动。被誉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物联网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多个城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物联网产业聚集区,涉及RFID、传感器、芯片、智能卡等领域的不少企业纷纷抢滩资本市场融资。不过,在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基础平台、标准制定、发展规划等方面,政府和相关企业都准备好了吗?中国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是否还面临着严峻的产业瓶颈?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并无先例可循,通过物联网撬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愿景,是否仅为难圆的美梦?

带着上述问题,记者记者采访了物联网产业链的相关企业老总,包括海尔集团公司执行副总裁喻子达、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柴新建、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峻、江苏软件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下称江苏软件园)总经理陈俊、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玉锁、广东德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德生)董事长虢晓彬。

缺乏商业模式

记者:物联网为中国制造产业的技术升级带来了哪些机会?有什么重要的战略意义?贵公司是什么时候开始对物联网技术和产业进行研究的?

喻子达:制造行业每过15年就有一次大型升级。从1965年的大型计算机到1980年的个人计算机,再到1995年的互联网,从1995年到今年正好又是15年,从现在开始应该是物联网的时代。对于中国制造产业来说,物联网是一次很大的机遇。互联网解决的是“人与人”的沟通,物联网解决的是“物与物”的沟通。物联网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把只要是实体的东西都能够感知出来,将信息流和物质流结合在一起。从1998年开始,海尔集团开始研究U-home,其实也就是物联网。

\柴新建:每一次技术更迭,也意味着一次市场格局的更迭,掌握新技术的企业会成为新的领导者。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企业在规模、成本等方面占据一定优势,但是在前沿技术上还无法处于主导地位,而物联网所带来的技术革新给中国制造企业创造了一个机会,把握好这一契机,就完全有可能在技术上领先于国际竞争对手。早在2002年,小天鹅就致力于物联网洗衣机产业化应用和相关标准的制定。小天鹅正在与国家电网合作开展基于未来国家坚强智能电网的智能家电产品开发,这些产品侧重于与电网的智能对接技术、基于智能电网的节能技术等方面。

陈俊:大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江苏软件园吉山基地一直在研究物联网产业的相关技术及宏观政策,在软件园内规划了物联网产业研发基地,希望物联网产业内的企业能到这里来建立研发中心,集聚物联网产业。

徐玉锁:物联网概念明确规划了RFID和相关传感技术的未来应用和发展方向。远望谷从1993年就致力于RFID技术的产业和应用研究,并将RFID技术推广到烟草、图书、畜牧业、智能交通、物流等领域。

虢晓彬:物联网颠覆了人类之前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截然分开的传统思维,使得政府管理、生产制造、社会管理以及人们的个人生活全面实现互联互通。这给中国制造产业的技术升级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它给产品更新、技术研发、管理模式、经营方式、服务方式、物流方式等各个方面带来变革和机会。在交通领域,德生早在2002年就开始大力研究RFID技术,从2002年开始实施了全国最大的电子标签项目——全国大学生火车票购票证项目。

记者:您认为,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做哪些发展规划和布局?能为企业提供什么便利条件?

喻子达:一个企业不可能做起来物联网,要依靠全产业链。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站在国家层面来研究,在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工业自动控制等方面做统一规划布局。

柴新建:对于政府而言,更多的是需要从政策和服务上来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项目支持,同时推进配套产业建设、应用环境建设等。

李峻:物联网产业需要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予以大力支持,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定位、方向、方式等进行更为明确的规划和指导。此外,物联网是典型的应用先导型产业,加大示范应用的规划和建设,将有效地推动产品、标准、技术、工程和服务的发展,提升国内企业的发展水平,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领有利地位。物联网产业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在产业化用地审批及房租减免、产业配套支撑、信贷资金支撑、缴税政策优惠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陈俊:首先,应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物联网技术方面的投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里要加强物联网的重大专项、优先主题、前沿技术三个层面的内容,指导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其次,政府应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开展物联网基础标准体系、关键技术、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和测试评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以应用为牵引的特色发展路线,在技术、标准、产业及应用与服务等方面,接近国际水平,使我国在该领域占领价值链高端成为可能。最后,政府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避免知识产权问题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瓶颈。

记者:目前阻碍物联网产品推广的因素(即产业链瓶颈)主要有哪些?

喻子达:物联网产业链中的RFID、传感器等环节的生产成本还比较高,只有参与的企业多,产量上升,成本才能够降低。

柴新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第一,行业标准缺失。这是最大的制约瓶颈。目前,全球各国物联网发展的状况不一,国内不同行业的相关技术和产品也各有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无法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第二,产业环境不完善。标准有了,产品在哪里?市场在哪里?谁来主导相关营运?这是一系列的长远话题,企业需要来自市场需求的动力,同时还需要形成良好的商业营运模式,这些都需要慢慢探索并解决。第三,理想的物联网将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化网络和载体,它应该有系统、完善、安全的互联网、电网等基础网络的软硬件支持,显然我国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提高。

李峻:物联网产业面临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缺乏战略性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协调互补性不够。受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鼓励、推动和引导,不少园区、产业联盟相继成立,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各行业之间缺乏沟通、协作,从而产业布局缺乏规划性互补、地域性互补、行业性互补。第二,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不健全,技术竞争力相对落后。在RFID底层专利方面,超过半数的专利均为美国主导,中国尚无主导权,产业的技术竞争有待于快速提升。同样,在物联网标准方面,中国的制定、推广力度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第三,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规模应用牵引力不足。大多数企业在考虑是否使用物联网产品时,非常关注其能否降低企业成本,以及后期的各类服务支撑是否完善,而目前各地尚无良好的商业模式,规模性应用仍是物联网产品制造商存有困惑和翘首企盼的焦点。

徐玉锁:阻碍物联网产品推广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第一,技术和成本。比如,在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环节,传感器、电子标签的过高成本将会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技术的成熟度也决定了应用的价值和发展速度。第二,物联网产业链的完善性。目前产业链条的界定和分工还不明晰,一些重要的环节尚未发展起来,比如物联网的系统设计、公共信息平台、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还处于缺位状态。第三,应用模式。物联网要“感知”的对象种类繁多,性质和状态各异,要产生什么样的应用结果?换句话说,如何把概念转化为实践,是今后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第四,商业模式。物联网目前尚未出现清晰的商业模式,产业链上下游的价值传递和产生有什么机制?产业链上的各环节怎样创造价值以及在市场上体现出该价值?这些价值最终如何得到物联网使用者的认同?解决了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问题,物联网才能得到实际推广应用。

亟须标准突破

记者:物联网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对于上述标准,贵公司目前是如何参与的?贵公司在物联网产业领域,分别拥有哪些核心技术与专利?

喻子达:物联网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如果用别人的标准,未来就没有话语权。国内企业应该尽早参与标准的制定,以避免未来在物联网产业出现被动局面。目前国际上有一个权威的RFID标准化组织——EPCglobal,EPCglobal下设管理委员会及各行业相关技术工作组等,由各行业技术工作组制定相关国际标准。我是EPCglobal管理委员会委员,代表中国企业来参与制定相关国际标准。

柴新建:各种标准为解决物联网应用场景多样化和大规模产业化的矛盾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利于产业链中各单位实现明确的分工,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下推进物联网的研究、开发、集成和应用。2005年,小天鹅参与了由原信息产业部主导的6项网络家电相关标准的制定,2009年又参与制定了国家《家庭网络终端设备规范》(第二部分:家庭和类似用途电器)。

陈俊:我国物联网发展处于初始阶段。无论是国际标准的自主制定,还是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产业化以及规模化应用示范都处于起步阶段。标准的缺失与核心技术产品的产业化配套能力相对薄弱,制约了我国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所以,为加快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快制定标准。首先,必须有自主制定的国际标准,不受控于任何一个国家;其次,要坚持开放与兼容,实现互通与共享,两者不可偏废。物联网相关产业仍处于萌芽状态,国际尚无完备的标准体系,如果我国在物联网标准的制定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就能掌握主动权。

徐玉锁: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采集、传输、应用各个层面会有大量的技术出现,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一方面会失去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并严重制约应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则会使得产业的发展先天不足,日后会花费大量成本去解决遗留问题。此外,标准产生的巨大经济价值已经是公认的,对于物联网这种战略性产业,标准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尽快统一技术标准,形成一个管理机制,是物联网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远望谷通过与产业联盟及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参与了物联网和RFID行业的标准制定工作。公司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主要集中于RFID领域,拥有100多项专利技术。

虢晓彬:行业标准是最基本的技术平台,是一个基础平台,是物联网企业的门槛;国家标准的制定,有利于统一规范企业间的差异性行为,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并进行整体的监管,促进优胜劣汰;国内的物联网企业还应向国际标准看齐,否则与国际差距太大,既走不出国门,也很容易被国外企业打倒。

德生在物联网产业中拥有的核心技术与专利,主要是围绕第二代身份证技术进行的安全管理类的产品的研发。并且,我们目前正在积极参与校园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希望通过行业的努力,共同推进物联网在校园安保方面的应用。

记者: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哪些差距?

柴新建:在具体应用状况上,中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日本的物联网技术已经应用得非常广泛,涉及家电、安防、公共交通等众多领域。国内目前的相关应用还很零散,而且很多还停留在实验室的水平。同时,物联网很多基础核心技术还是来自于国外,例如芯片、传感器等基础硬件基本上是依赖进口国外,本土企业还需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李峻:和欧美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同美国相比,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其中的差距体现在物联网核心技术起步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应用基础相对落后等多个方面。

虢晓彬:目前,中国物联网产业真正拥有的核心知识产权并不多,做集成的多、原创的少。虽然各地都想发展物联网,但大多还是跟在别人身后,做一些附加值不高的系统集成和简单应用。

中国的传感器领域基本上被国外巨头垄断,国内少数几家厂商,也大多是在国外芯片的基础上加工。在操作系统中间件、云存储、云计算等各个环节,中国厂商都居下风。物联网虽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它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传统IT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集成。在国外已发展数十年的传感器等产品,中国近乎空白,因此,物联网热潮甚至拉大了中国传统IT业与国际领先厂商的差距。

记者:物联网产业的建设,是否需要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来做支撑?具体体现在哪里?

喻子达:物联网产品需要整个社会系统工程来配合。国内的物联网发展环境还需要继续完善,比如物联网冰箱,在与冰箱内食品的“对话”上就存在距离。因为物联网冰箱中的肉,如果不贴有RFID电子标签,那物联网冰箱的传感器还是识别不了。虽然产品上贴的RFID电子标签平均成本不高,每个一两元,但是,一件食品本身价格可能也就几元,贴个RFID电子标签后的成本比例就上升很多了。

陈俊:物联网应用的一大特点就是跨行业,而跨行业必然牵涉到社会的很多方面。因此,物联网产业的建设完全需要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来做支撑。政府、科研机构、各地的软件园在物联网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软件园通过产业的集聚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为企业搭起一个平台,让企业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地发挥功能,而软件园的公共基础服务为企业免去了后顾之忧,使企业能更专注于自己的业务,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责编:王立新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最新专题
网络安全热点透析

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在这些热点技术为个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

数据安全医药行业解决方案

采用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据加密以及权限控制等多种安全防护技术手段,保障数据库中医药数据只能被合法用户合规..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