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中心如何减少碳排放量?2012年,数字内容的数量将多达2.7泽字节——这个信息量极其庞大,可以塞满足足860亿只32GB苹果iPad。如果这些iPad堆叠起来,就能堆成一座比日本富士山高35倍的高山 2012年,数字内容的数量将多达2.7泽字节——这个信息量极其庞大,可以塞满足足860亿只32GB苹果iPad。如果这些iPad堆叠起来,就能堆成一座比日本富士山高35倍的高山。 谷歌、Facebook、微软和亚马逊等技术巨头正在为争夺市场份额激战正酣。但是它们也许应该致力于确定竞争优势的真正问题:由于目前眼前没有可靠而廉价的可再生能源来源,在面对“脏”的云计算环境受到更严审查的同时,它们将如何为处理这些不断增加的海量数据所需要的大型数据中心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电力(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总美国总耗电量的2%)? 绿色和平组织的抗议已引发了环保人士和公众骚乱,担心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许多公司在成本低廉的地区悄然建造这些数据中心(比如苹果建在北卡罗来纳州梅登的一个数据中心——该州61%的电力来自煤炭),利用廉价的能源来确保运营成本维持在低位,同时为股东们带来最大化的价值。遗憾的是,如今成本最低廉的能源往往是矿物燃料。 抗议源自数据中心能源市场发生了剧变。在过去,数据中心并不需要大量的能源;它们所用的能源来源(如煤炭)成本低廉、数量充足,并且被大家所接受。但是全球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上令人担忧的气候问题,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 IT行业只好应势而变。但是存在一个问题:我们还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或者还没有开发出一种切实可行的可再生能源来源。虽然苹果宣称可以在现场建造利用太阳能的数据中心,但是有必要记住这一点:现在还有众多的技术和云服务提供商(其中许多支持这些技术巨头)缺少资源或场地,在现场建造可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源的设施或设计复杂的地热系统。 尽管存在大家提到的种种约束,但是IT行业忽视了一个事实:使用现有的资源,如今可以以一种成本低廉的简单方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对所用的能源变得更加了解,就有望把碳排放量减少30%到50%之间——在减少人类的碳排放量方面取得非常巨大的进展,这也是今天所要做的。 除了应对来自监管部门和整个社会的压力外,可持续发展还可以通过改进运营、大幅减少能耗、提高员工满意度,以及为公司的产品增添价值,带来巨大优势。 为了让这一幕成为现实,数据中心必须考虑能源的方方面面:从合理求购洁净低廉的能源,到安装节能技术,让所耗的每一瓦电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最具成本效率的能源类型随时有可能出现变化,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干旱或较低的水位会抬高水力所发的电的价格,而同一个地区洪水暴发会使电价迅速下跌。 如果采取一种更合适的方法来求购能源,数据中心就能应对价格波动性、满足预算方面的目标。虽然这种方法所需的相当多资源并非总是切实可行,但是变得更加容易了。外部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提供商可以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规划、监测和报告)来帮助数据中心,从而确保能够在任何时候获得最高效的洁净能源。 需求方面 即使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百分之百来自可再生能源,盲目的消耗也不再被接受——这是环境、社会或公司利润所不能接受的。这样一来,能源效率至关重要,不管你从哪个角度来看待。仅仅安装节能技术,就可以将能耗减少30%。 众所周知,冷却是数据中心中能耗最大的一块。以前经常借助能耗极大的暖通空调系统,而如今可以使用室外空气(一种免费而简单的资源)为服务器机架进行冷却。如果数据中心建在气候寒冷地区(如谷歌建在爱尔兰的占地11英亩的数据中心),自然冷却法是大幅减少能耗的最有效的需求方面策略之一。 不管数据中心如何冷却服务器,许多数据中心仍经常将冷热空气混在一起,这影响了系统的性能和效果。只要采用简单的低成本方法(如安装通风地砖和通风口),把热空气与冷空气隔离开来,就很容易改正这种情况。此外,实施空气阻隔策略可以收到成本最多节省25%的功效。 需求响应 智能电网的“杀手级应用”是需求响应——能源公司和工商企业能够相互联络,确定何时发电和用电最合理。 这个策略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需求响应不仅有望在20年内把碳排放量减少50%,还让许多公司得以参与电能交易市场:即在用电高峰时间卖掉未使用的电能,从而带来全新的收入来源。 数据中心有众多方法可以充分利用需求响应。比如说,天气预报方面取得的进展已使得公司能够以低成本获取准确的环境数据,这让数据中心可以与公用事业公司合作,对数据中心采取预热或预冷措施,以避免大量消耗能源的时段和相关的高昂成本。 确保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对公司企业来说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何时做”和“怎样做”的问题。如果技术行业真正渴望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以及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那么从最小的IT新兴公司到谷歌,每家公司都要认真考虑能源的方方面面。 责编:chrislee2012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推荐圈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