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就是很多数据?NO!自2011年以来,大数据旋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中国。毋庸置疑,大数据已然成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新一轮的技术变革热潮,不仅是信息领域,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领域都“磨刀霍霍”向大数据,准备在其中逐得一席之地。 自2011年以来,大数据旋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中国。毋庸置疑,大数据已然成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新一轮的技术变革热潮,不仅是信息领域,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领域都“磨刀霍霍”向大数据,准备在其中逐得一席之地。
中国工程院李国杰院士更是把大数据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他表示【1】,数据是与物质、能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从数据中发现价值的技术正是最有活力的软技术,在数据技术与产业上的落后,将使我们像错过工业革命机会一样延误一个时代。
在这样的认知下,“大数据”日趋变成大家“耳熟能详”的热词。图1所示的是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显示的有关大数据热度的趋势,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未来的数年里,“大数据”的热度可能还是“高烧不退”(图1中虚线为未来趋势)。
图1 大数据趋势(图片来源:作者截图)
在大数据热火朝天前行的路上,多一点反思,多一份冷静,或许能让这路走的更好、更远?例如,2014年4月,大名鼎鼎的《纽约时报》发表题为《大数据带来的八个(不,是九个!)问题》(Eight (No, Nine!) Problems With Big Data)”的反思文章【2】,其中文中的第九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大数据的炒作(we almost forgot one last problem: the hype)”。同样为重量级的英国报刊《财经时报》(Financial Times,FT)也刊发了类似反思式的文章“大数据:我们正在犯大错误吗?(Big data: are we making a big mistake?)”【3】 在大数据热炒之中,大数据的价值是否被夸大了?是否存在人造的“心灵鸡汤”?大数据技术便利带来的“收之桑榆”,是否也存在自己的副作用——“失之东隅”——个人的隐私何以得到保障?大数据热炒的“繁华过尽”,数据背后的巨大价值是否还能“温润依旧”?在众声喧哗之中,我们需要冷静审慎地思考上述问题。
太多的“唐僧式”的说教,会让很多人感到无趣。下文分享了10个从“天南地北”收集而来的小故事(或称段子),从这些小故事中,可对热炒的大数据反思一下,这或许能让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大数据。有些小故事与结论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许不是那么妥帖,诸位别太较真,读一读、乐一乐、想一想就好!
故事01:大数据都是骗人的啊——大数据预测得准吗? 从前,有一头不在风口长大的猪。自打出生以来,就在猪圈这个世外桃源里美满地生活着。每天都有人时不时地扔进来一些好吃的东西,小猪觉得日子惬意极了!高兴任性时,可在猪圈泥堆里打滚耍泼。忧伤时,可趴在猪圈的护栏上,看夕阳西下,春去秋来,岁月不争。“猪”生如此,夫复何求?
图2 大数据预测:都是骗人的
这则“人造寓言”是由《MacTalk·人生元编程》一书作者池建强先生“杜撰”而成的【4】。池先生估计是想用这个搞笑的小寓言“黑”一把大数据。
我们知道,针对大数据分析,无非有两个方面的作用:(1)面向过去,发现潜藏在数据表面之下的历史规律或模式,称之为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2)面向未来,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称之为预测性分析(Predictive Analysis)。把大数据分析的范围从“已知”拓展 到了“未知”,从“过去” 走向 “将来”,这是大数据真正的生命力 和“灵魂” 所在。
那头“悲催”的猪,之所以发出“大数据都是骗人的啊”呐喊,是因为它的得出了一个错误的“历史规律”:根据以往的数据预测未来,它每天都会过着“饭来张口”的猪一般的生活。但是没想到,会发生“黑天鹅事件”——春节的杀猪事件。
黑天鹅事件(Black Swan Event) 通常是指,难以预测的但影响甚大的事件,一旦发生,便会引起整个局面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读者可阅读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所著的畅销书《黑天鹅》,来获得对“黑天鹅事件”更多的理解。
其实,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搞笑的小寓言在“黑”大数据时,也有失败的地方。通过阅读知道,舍恩伯格教授在其著作《大数据时代》的第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大数据即全数据(即n=All,这里n为数据的大小),其旨在收集和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全部”数据,而非仅分析“部分”数据。
那头小猪,仅仅着眼于分析它“从小到肥”成长数据——局部小数据,而忽略了“从肥到没”的历史数据。数据不全,结论自然会偏,预测就会不准。
要不怎么会有这样的规律总结呢:“人怕出名,猪怕壮”。猪肥了,很容易先被抓来杀掉。这样的“猪”血泪史,天天都上演的还少吗?上面的小寓言,其实是告诉我们:数据不全,不仅坑爹,还坑命啊!
那么,问题来了,大数据等于全数据(即n=All),能轻易做到吗?
故事02:颠簸的街道——对不起,“n=All”只是一个幻觉
波士顿市政府推荐自己的市民,使用一款智能手机应用——“颠簸的街道(Street Bump,网站访问链接:http://www.streetbump.org/)”。这个应用程序,可利用智能手机中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查出街道上的坑洼之处——在路面平稳的地方,传感器加速度值小,而在坑坑洼洼的地方,传感器加速度值就大。热心的波士顿市民们,只要下载并使用这个应用程序后,开着车、带着手机,他们就是一名义务的、兼职的市政工人,这样就可以轻易做到“全民皆市政”。市政厅全职的工作人员就无需亲自巡查道路,而是打开电脑,就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哪些道路损坏严重,哪里需要维修,如图3所示。
图3 颠簸的街道 (图片来源:作者截图)
波士顿市政府也因此骄傲地宣布,“大数据,为这座城市提供了实时的信息,它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并提供了长期的投资计划”。著名期刊《连线》(Wired)也毫不吝啬它的溢美之词【5】:这是众包(Crowdsourcing)改善政府功能的典范之作。
众包是《连线》杂志记者Jeff Howe于2006年发明的一个专业术语,用来描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它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众包利用众多志愿员工的创意和能力——这些志愿员工具备完成任务的技能,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工作,满足于对其服务收取小额报酬,或者暂时并无报酬,仅仅满足于未来获得更多报酬的前景。
然而,从一开始,“颠簸的街道”的产品设计就是有偏的(bias),因为使用这款App的对象,“不经意间”要满足3个条件:(1)年龄结构趋近年轻,因为中老年人爱玩智能手机的相对较少;(2)使用App的人,还得有一部车。虽然有辆车在美国不算事,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3)有钱,还得有闲。前面两个条件这还不够,使用者还得有“闲心”, 想着开车时打开“颠簸的街道”这个App。想象一下,很多年轻人的智能手机安装的应用程序数量可能两位数以上,除了较为常用的社交软件如Facebook或Twitter(中国用户用得较多的是微博、微信等)记得开机运行外,还有什么公益软件“重要地”一开车就记得打开?
“颠簸的街道”的理念在于,它可以提供 “n=All(所有)”个坑洼地点信息, 但这里的“n=All(所有)”也仅仅是满足上述3个条件的用户记录数据,而非“所有坑洼点”的数据,上述3个条件,每个条件其实都过滤了一批样本,“n=All”注定是不成立的。在一些贫民窟,可能因为使用手机的、开车的、有闲心的App用户偏少,即使有些路面有较多坑洼点,也未必能检测出来。
《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舍恩伯格教授常用“n=All”,来定义大数据集合。如果真能这样,那么就无需采样了,也不再有采样偏差的问题,因为采样已经包含了所有数据。
畅销书《你的数字感:走出大数据分析与解读的误区》(Numbersense: How to Use Big Data to Your Advantage)的作者、美国纽约大学统计学教授Kaiser Fung,就毫不客气地提醒人们,不要简单地假定自己掌握了所有有关的数据: “N=All(所有)”常常仅仅是对数据的一种假设,而不是现实。
微软-纽约首席研究员Kate Crawford也指出,现实数据是含有系统偏差的,通常需要人们仔细考量,才有可能找到并纠正这些系统偏差。大数据,看起来包罗万象,但“n=All”往往不过是一个颇有诱惑力的假象而已。
“n=All”,梦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但即使具备全数据,就能轻易找到隐藏于数据背后的有价值信息吗?请接着看下面的故事。
责编:胡雪妍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