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订阅畅享网微信

2011年银行IT的十大趋势

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1/3/12 21:42:51
在中国,微博的企业级应用还很薄弱,几乎没有为企业级应用提供更加专业化服务的社交网站,在这方面,中国的社交媒体还需要进步。

本文关键字: 银行IT

1 大银行试探混合云

当前,大银行的IT系统也面临重重挑战:第一,IT架构层需要创新;第二,银行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增强,系统之间的协同需要更加紧密;第三,银行业务的发展特点表现为“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流程银行及业务集中处理”、“网点由交易向营销服务功能转变。”

所以,在这种时代变革的驱使下,银行需要一个更灵活、高效的IT系统。而云计算则给银行业带来了机会。

美国的JP摩根大通银行执行董事兼工程和架构主管Adrian Kunzle预测,大银行构建的私有云会变得更庞大——在私有云中,像虚拟化、资源共享和按需部署这些云计算的优点将被内部IT环境所利用,它们试用公共云和混合云的步伐也会加快。他说:“我认为银行不能忽视云计算,”但他同时承认,某些银行应用可能不适合云计算环境,比如需要高性能的应用。

Kunzle补充说:“在这之前,私有云更受企业关注。但是在2011年会有部分大银行开始试水混合云,他们会将私有云与公共云连接起来。”

而各种研究机构也支持Kunzle的预测。IDG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公司会在5年内使用企业级云计算解决方案。而据今年的一项云计算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19%的人表示,他们正在开发或使用私有云;相对于私有云,公共云的采用速度一直比较慢:16%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正在采用外部云提供商提供的服务;28%的人表示,他们正在考虑使用外部云提供商的服务。

Kunzle认为,银行家在云计算安全方面的顾虑(即需要保护数据)正在消除。但尽管这样,大银行对于公有云的使用还是慎而又慎。而在这方面小银行反而走在了前列,像山西省的晋中市商业银行已经把银行卡的业务托管到了外部云环境中。

2 重视社交媒体

虽然2010年10月接受爱特集团(Aite Group)调查的银行家中60%称是社交媒体方面的“新手”或“初学者”,但这种局面在2011年会有所改变;爱特集团的分析师称,90%的银行会在2012年之前专门为社交媒体留出预算。

第一田纳西银行首席营销官、银行业社交媒体的开路先锋Dan Marks认为,大多数银行会在2011年涉足社交媒体。他认为:“大家在2010年明显意识到了社交媒体带来的价值。2011年,及早进入的银行会在社交媒体上进入一个新阶段;而还没有参与进来的银行最终会意识到非参与不可。”

Marks补充说,实际上,所有银行已经在涉足社交媒体——不管他们有没有认识到这点,因为许多银行的员工和客户已经开始在博客、Facebook和Twitter上谈论社交媒体的价值,只是银行还没有把社交媒体作为自己的一个营销渠道。Marks强调:“如果银行要想利用这个渠道的话,就必须积极参与社交媒体。”

Marks表示,在新兴的社交媒体趋势中,Radian6和Nielson等公司提供的监测和分析工具正日趋完善,这些工具还添加了集成选项,以帮助公司了解客户在不同社交媒体渠道上所发布的内容。他补充说,2011年他所在的银行会部署一种工具,以便将客户的社交媒体活动与增加的网站流量和产品销售关联起来。

Marks表示,他还看到市场上出现了专门针对社交媒体的内容管理平台。他说:“渠道的激增让银行的社交媒体营销人员们意识到,管理Facebook、YouTube、Twitter、Foursquare及其他社交媒体网络上的内容,并协调和规划在哪些渠道上发布内容更有效的工作势在必行。”

但Marks承认,安全和法规遵从仍将是个问题。他说:“监管部门在关注这些问题,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已针对社交媒体摆出了强硬立场,要求加强安全和隐私。”银行也开始对员工和客户进行隐私和安全方面的教育

事实上,在中国,绝大多数银行已经是“微博”的会员,像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等。而商业类银行利用社交媒体更加频繁,像招商银行在微博上非常活跃,已经拥有了二十几万的粉丝。

但是,在中国,微博的企业级应用还很薄弱,几乎没有为企业级应用提供更加专业化服务的社交网站,在这方面,中国的社交媒体还需要进步。

3 移动银行革命兴起

智能手机在银行客户中越来越普及。据IDC公司的预测显示,2010年移动设备的出货量达到2.696亿部,较2009年增长了55%。这对于银行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更多机会可以将先进的银行服务交到客户手里,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从不间断。

综观2010年,消费者认识了大批新的手持设备,这些设备运行着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RIM的黑莓操作系统和苹果的最新iOS iPhone平台。以苹果iPad、三星Galaxy Tab和RIM PlayBook为代表的平板电脑最近也加入了移动设备大潮。

齐昂银行集团(Zions Bancorporation)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John Itokazu说:“移动技术显然是大家最关心的,移动领域会出现什么应用值得我们关注。”

在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已经建立起了移动银行业务,该业务让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简单的金融业务。

当然,市面上涌现的一大批移动设备和迅速就得到了大批采用是消费者移动革命的两大因素。所以,银行要利用移动渠道来吸引和留住客户,就不得不提供移动服务和可供用户下载的应用程序,以便给用户带来价值,并促进其采用。

Gartner表示,银行可以从这个方面来获得“移动业务”的价值,那就是“远程储蓄”。Gartner在一份题为《美国银行客户日益使用在线和移动服务存入纸张支票》的报告中认为,远程储蓄可能会推动移动银行的部署。据了解,目前,几家金融机构包括联合服务汽车协会(USAA)、大通银行和国家农场银行(State Farm Bank)等已部署了面向iOS和Android平台的移动远程储蓄应用程序。

4 更新核心银行系统

银行能不能服务客户、开展交易和运行日常业务,关键在于其核心银行平台。

由于近些年来网络和移动渠道的盛行,尤其是这些渠道衍生出来的、可供用户有多种选择的、更广泛的产品种类,给银行业务带来了挑战。毫无疑问,这种更高级别的服务对核心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几家最大的银行决定在2011年大胆放手一搏。埃森哲北美银行业务的主管兼核心银行系统专家Fiaz Sindhu表示:“在美国,20个大银行中有4家会在今后的12个月内更换核心系统。而其中2?4家银行会进行比较彻底的换心行动。”

而在中国,这种“换心潮”已经出现过。2009年,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型银行——工行、农行、招行都部署了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有权威人士表示,2011年这种“换心潮”将在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中流行。

众所周知,核心银行系统的更新或更换意味着需要预算方面有大笔资金投入,而在进行业务处理时也会面临系统停止运行的风险,以及需要工作人员专门抽出时间来构建、测试和支持新系统。但反过来,继续使用原有系统开展业务同样面临着日益飙升的成本和逐渐流失的客户量,比如各渠道上的客户服务相互孤立,或者在厂商停止支持系统后只好自行维护。

某银行IT专家表示,尽管“换心工程”前期成本高昂,但更换或更新核心系统最终有望简化银行的流程,同时增加其灵活性——无论是在产品捆绑、实时反应,还是系统统一方面都将得到更新。他说:“在进行换心之前,你要事先抛出的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我需要增加收入吗?’而更新核心系统是增加收入的办法之一。”

5 移动支付必然会流行

移动支付并不同于整个移动银行的业务,但它也会在今年大行其道。据了解,2011年通过手机支付的金额达到了160亿美元,但波士顿爱特集团的调研主任 Gwenn Bezard预测,这种类型的支付在今后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8%,这将使移动支付的总额在明年高达460亿美元,到2015年更增至2140亿美元。

Bezard说,美国3家电信巨头AT&T、Verizon和T-Mobile最近宣布成立了Isis移动支付合资企业,这个举动将极大地推动移动支付在2011年的普及速度。他也预计银行会积极参与到这个领域,他坚称:“银行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Bezard补充说,Isis已经开发了一个“移动钱包解决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手机制造商嵌入到手机中的近场通信(NFC)非接触式支付芯片。而在中国,亿阳信通公司开发的“移动电子商务及远程支付”业务平台,近日已完成了与中国银联、电信运营商充值平台等多系统的互联互通测试,并与电影院、市政公交、中国电信等相关合作的多个单位就业务合作领域、分成比例等达成合作协议。

2011年,移动操作系统提供商在也会加入到移动支付行列。谷歌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早就宣布,这个搜索巨头正在与第三方支付处理商合作,开发“点击购买”的移动支付技术,该技术有望集成到下一个Android系统的版本中。苹果也表态,它希望iPhone 5是一个“iWallet”(电子钱包)。

不过,Bezard不建议银行仓促进入移动支付领域。他说:“我觉得银行没必要急着成为第一提供商,而是应该与各设备提供商进行合作。”

共2页: 上一页1 [2]
责编:刘书畅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