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后ERP时代的知识管理之路

2010/3/29 10:30:48【作者】佚名

作者蓝凌研究院 周申麟

几年前中国的企业界曾流行这么一句话“中国的企业不上ERP是等死,上了ERP是找死”。纵观这些年来中国众多企业在更为开放、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的成就,我们的企业借助ERP非但没有死,还踏上了更高一级的台阶。“上完ERP后的企业信息化之路该何去何从?”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企业背景:

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装备类制造企业之一,其核心产业版块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更是一个资产总额和销售达双百亿,是发电设备制造和电站工程建设的专业集团。电站集团员工15000余人,拥有一流的人才资源和一流的装备资源,以一流的现代管理和国际化运作快速融入世界经济。集团主营业务为发电成套设备和单机制造;电站工程总承包;发电设备和电站工程建设相关的服务项目。主导产品为1000MW、600MW、300MW等级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设备。主要产品为各种规格的火力发电机组、水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交直流电动机等。创新产品有1000MW级核电机组、燃气轮机组、联合循环、燃料电池。2002年以来,发电设备的生产量、销售量以及订单数量保持世界第一。

关键需求:

随着集团管理日渐规范化,公司内部的领导也越来越重视配套的信息化建设,上电集团结合自身的特点,审慎分析了集团的现状:

1、集团规模庞大,下属又设有多个子公司,而且各自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差异比较大,这就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机制,不利于集团的统一管理,因此一体化与规范化运作已经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提上了日程。

2、作为发电厂和电站所需的大型电力设备的供应商,上海电气具有装备制造业的典型特征,即按订单设计和生产的离散型制造业,其业务流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按项目进行管理,如何平衡质量、成本、工期的关系,集团长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3、集团所处的电力设备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更是一个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这些技术和知识无疑是集团最为宝贵的财富。然现阶段,这类财富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沉淀,技术经验流失比较严重。从长远看,要解决集团所有技术和管理问题,就需要上下贯穿知识管理的运用,将知识逐步沉淀下来。

4、集团本身很注重信息化方面的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建设了ERP在内的多个系统。但是ERP只是记录集团运营数据,对于业务过程中的各类审批支持不够灵活。而且ERP中的帐号只是开放给了一部分关键用户,很多的数据录入工作仍需要人工收集与汇总。,仅仅拥有ERP系统而无法纵深挖掘利用,全集团实现一体化管理的美好愿景终究难以落地。

解决之道:

对症下药,夯实基础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上下虽然对于信息化很重视,然而现有的管理体系与现代化的管理要求有一定差距:

ü 组织结构较为紊乱,各子公司的同职能的部门名称不统一,即使相同的部门职能也不相同,给在一体化下的知识规范带来很大的难度;

ü 审批流程不规范,由于部门职能的不明确,从而导致在审批流程不规范,主要表现同一流程在各部门运作过程都不相同,流程中审批人员的环节过多,不利于扁平化组织下的流程管理;

ü 知识体系不清晰,同一体系下的知识无法确定归口的管理部门,出现人人管或没人管的现象;

ü 制度体系更新不足,在制度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发现某些公司发布的制度跟目前的企业运作模式有很大的差距,大部分是几年前的制度规范,甚至存在旧的制度已经废除而新的制度尚未出台的青黄不接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上海电气集团决定引入业界知识管理专家蓝凌公司来共同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根据蓝凌专家组的丰富经验及细致分析,确定了第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应该是为电气电站集团总部及其下属的五家子公司进行知识管理咨询咨询+知识管理基础平台构建。

l 知识管理咨询

在知识调研阶段,以部门为单位,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集中调查了企业各部门的知识、制度、流程以及专家资源等资源,并在第二阶段的梳理过程中,以双方沟通一致的“系统化,规范化”的信息化思想为指导,按照企业业务流程,归纳出如下图所示的20个业务条线,对调研结果进行梳理确认;

在知识规划阶段,项目组根据上电集团的业务特点、组织架构等因素,制定出了多维度地知识体系架构方案——以业务运作模式,知识内容,部门、岗位这三个维度划分,进行知识的沉淀和共享。事实证明,鉴于知识使用者的岗位、使用目的和思维习惯的不同,多维度的知识体系架构方式能够明显提高知识分类的清晰度和检索效率。

l 知识管理基础平台构建

在系统实施方面,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这一阶段的项目采用了四大系统来构成基础的知识管理平台:搭建企业经验知识管理系统,完成管理过程的知识识别、沉淀、共享、协作的基本能力;建立基于数据库的集中式WEB电子邮件管理系统,并且通过WEB客户端、手机短信支持实现移动办公和交流;通过与应用系统集成,使电子邮件成为业务管理的得力助手和企业知识资产的重要来源;通过分布式文档管理系统,将散落在各个企业、部门的文档、资料、报告、单据以及外购的咨询报告和专题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利用全文检索、知识地图和逻辑分类,方便信息的查询和利用;利用权限控制、版本管理和存取日志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构建业务流程管理系统,以工作流的管理技术实现贯穿整体的业务流程管理和协作机制,将各种信息孤岛有机联系在一起。

有了前期的调研梳理和知识体系的规划,系统正式实施就有了清晰的方向,。通过蓝凌和上电集团的共同努力,这个系统很快实施完成。知识管理基础平台成功地将公司制度固化下来,统一了审批流程并建立了协作机制;通过使用经验知识管理系统,还有员工内容论坛,员工活动等来丰富企业文化,达到了知识沉淀的目的,而这一阶段的圆满完成还只是上电集团知识管理平台建设的第一步。


深化应用,效果显著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在ERP系统成功运行上线后,集团下属工厂的内部运作已然规范不少,工作效率的提高、数据准确性及管理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新的问题也产生了:ERP是一线业务人员才能操作的系统,如何让如何将工厂以外的业务与ERP系统对接?这成了电气电站集团新的课题。

鉴于知识管理项目在电气电站集团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电气电站集团再邀蓝凌的专家就ERP上线后的企业信息化蓝图献计献策。通过细致的调研与诊断,蓝凌对于这一难题开出了新的药方:在第二阶段进行知识管理基础平台的升级,与ERP等系统完成深层次整合。

l 向企业信息门户升级

在原有的知识管理基础平台之上,我们构建了电气电站集团的信息门户。企业信息门户是一个应用系统,它使企业能够集成存储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和知识,使企业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能够从单一的渠道访问其所需的个性化信息。这些用户利用从这个渠道获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业务决策并加以执行。企业信息门户通过及时地向用户提供准确的信息来优化企业运作,并提高生产力。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的企业信息门户有三个特点:单一的访问方式(浏览器+企业主页);对已有应用系统的集成;个性化定制。

单一访问:对已有应用系统进行信息集成。电气电站集团的员工通过统一的门户入口的访问所有业务系统,SSO配合LDAP认证确保了使用的便利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对已有应用系统的集成:除了通过门户进行系统登录集成外,集团上至领导层下至普通员工都可以在门户中查询ERP系统中的数据报表:高层管理者无须登录ERP便可以实时查询到最新的业务数据报表;普通员工没有ERP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模块帐号也能查看自己的工资信息。

个性化定制:通过门户接口展示的信息可加以定制(即个性化),以为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特点服务。集团总部与下属五个工厂都有自己的个性化定制门户。这种个性化特点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并提供了安全保证,因为它们只能看到那些他们感兴趣的或他们有权限访问的信息。

 

l 与ERP业务流程集成

ERP中的业务流程主要应用于内部运营,而且流程过程相对标准化。然而ERP意外仍有大量的业务流程较为灵活,需要审批的环节较多难以在ERP系统中实现。为此蓝凌针对为电气电站集团的ERP使用情况,在知识管理平台中实现财务报销、采购订单审批、主数据维护等与ERP系统集成的流程,每个流程都包含集团及五个分公司的子流程。

应用场景1:财务报销流程

原先电气电站集团的的财务报销工作都在线下填写、审批,审批完成后统一提交给财务部门审核。财务部门审核所有报销单据,并在ERP中进行凭证制作和实际支付。线下审批效率比较低,财务部门工作繁琐。为解决当前报销存在问题,电气电站集团应用知识管理平台中的工作流引擎来完成网上报销审批流程,审批流程结束后统一提交给财务人员,由财务人员直接在知识管理平台中审核报销单据,并直接在知识管理平台中进行ERP财务凭证生成和实际支付,完成支付后系统会通过知识管理平台的消息提醒功能给报销人发送邮件及短信提醒。

应用场景2:主数据维护流程

电气电站集团的系统主数据由财务主数据、客户主数据、物料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等构成。为保障ERP主数据的规范、标准、完整和准确,集团总部必须加强对ERP系统主数据的维护和管理。

系统主数据由总部ERP支持中心和各个下属厂的模块所在部门进行维护,并分别设立主数据维护员及主数据管理员。通过使用知识管理平台,主数据管理员在总部主数据管理指导下,负责本模块主数据的管理和审核,对新增主数据进一步规范、标准、完整和准确查询,将审核后的数据上报总部主数据管理组,并配合总部主数据管理组协调主数据的变更调整;各模块主数据维护员根据业务管理需要提出主数据新增、修改和冻结申请,并负责维护ERP系统中主数据的个性信息。

通过蓝凌团队的专业化实施服务,电气电站集团成功地利用知识管理系统减少了ERP系统客户端数量,减轻了ERP系统负担,并大大节省了系统使用与员工培训的成本。

总结与展望:

通过二期知识管理项目的深入应用,全集团的员工都能享用到信息一体化带来的便利,最大化得利用了ERP的优点,同时结合知识管理平台的灵活性,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后ERP时代的知识管理之路。知识管理需要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同时知识管理对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是否有新的辉煌在迎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让我们拭目以待。
 

【打印】
查看完整文章 | 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