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环境中的存储基础架构管理及优化方案

2013/12/2 19:38:38【作者】佚名

企业关键信息的几何级增长、应用程序和业务过程复杂度的激增、严格的服务级别要求(如信息24×7小时可用性的需求)导致了TB/PB/EB级海量数据的产生。如何应对大数据存储的挑战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并且高效地管理存储基础架构成为研究的重点。随着云计算和云存储的发展,存储虚拟化和其他关键技术(如重复数据消除和压缩、精简资源调配、联合存储访问和存储分层的运用使得这一难题的破解成为可行。高效的存储和管理不仅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而且还可以降低用户成本,实现高效低碳的环保型存储。

1、存储基础架构管理中的虚拟化技术

作为云计算环境的核心基础架构,数据中心通常由百万级以上节点组成,存储其上的数据规模往往达到PB级甚至EB级,常态化的数据失效成为云计算应用和推广的瓶颈。因此,高效的存储管理成为云存储研究的关键点。

在数据中心执行的主要存储基础架构管理活动大致分为可用性管理(根据定义的服务级别建立适当的指导原则以确保可用性)、容量管理(确保资源可用性足以满足其服务级别要求)、性能管理(确保所有组件达到最优的运行效率)、安全管理(确保虚拟化和非虚拟化环境中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和报告(跟踪和收集各种组件/进程的信息,用来生成趋势分析、容量规划、按存储容量使用计费和性能的报告,并说明存储基础架构组件的基本配置)。

\

如图1所示,存储基础架构管理的关键组件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阵列。如果能在IT基础架构的各个层次上运用虚拟化技术,便可以使复杂的存储基础架构管理任务变得更加灵活、轻松、高效。


(1)存储层的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已支持动态迁移数据和扩展存储卷。由于动态扩展,可以无中断方式扩展存储卷,以便满足容量和性能要求。由于虚拟化突破了呈现给主机的存储卷及其物理存储之间的绑定,因此数据可在数据中心中或跨数据中心迁移,而不会产生任何宕机。改变基础架构管理成本和复杂性方案的另一工具是虚拟存储资源调配。在传统资源调配中,存储容量根据未来增长的预期提前进行资源调配。由于增长是不均匀的,因此一些用户或应用程序会发现自己容量不足,而另一些用户或应用程序还有许多未使用的容量。使用虚拟资源调配可解决这一难题,它使容量管理面临的挑战更小。在虚拟资源调配中,存储是从共享池按需分配到主机的,如此能提高可用容量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容量管理的复杂度。

(2)网络层的虚拟化

虚拟化还提高了网络管理效率。VSAN和VLAN允许以逻辑方式将一个物理网络隔离成若干不同的虚拟网络,并且可快速重新配置节点,而无需进行任何物理更改,使管理工作更加轻松,它还解决了一些可能存在于常规环境中的安全问题。

(3)计算层的虚拟化

在主机端,计算虚拟化能使主机部署、重新配置和迁移比在物理环境中更轻松。计算、应用程序和内存虚拟化不仅改进了资源调配,还有助于实现资源的高可用性。

2、虚拟化存储管理案例——为新服务器/主机分配存储空间

图2展示了在向新服务器/主机分配存储空间时,在服务器、SAN和存储阵列上执行的活动。该案例需要将新的RDBMS服务器部署到现有非虚拟化存储基础架构中,步骤如下:

\

【打印】
查看完整文章 | 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