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面向亚洲和全球的微观加工高端设备公司,中微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信息化管理领跑战略,高标准建立公司IT体系,并选用了系列SAP解决方案为公司发展助力。在ERP系统运行近十年后,为了更好地支撑中微“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目标,进一步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公司运营水平,促进管理优化,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微于2013年底开始将系统升级为SAP Business Suite on HANA,改善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也给业务应用效率带来了大幅提升。
中微——面向全球的微观加工高端设备公司
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以中国为基地、面向亚洲和全球的微观加工高端设备公司。中微致力于向国内外半导体芯片前端制造、先进封装、发光二极管芯片生产以及其他微观制程的生产线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设备和高质量的客户服务;通过向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和LED芯片制造商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晶圆制造方案,帮助他们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中微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信息化管理领跑战略,高标准建立公司IT体系,为公司发展助力。
在IT基础架构方面,中微构建了安全高效的网络系统平台,所有的核心服务器均已实现虚拟化和私有云架构。
在IT应用系统方面,中微先后实施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企业资源计划(SAP ERP)、知识管理系统(SAP KM)、企业门户(SAP PORTAL)、人力资源协同管理(HR&OA)、发明专利管理(IP)、以及海关保税系统(eHANDBOOK)。通过对系统集成应用,建立了全面覆盖公司业务,快捷反应、精确管控的数字神经系统。
目前,中微的IT 系统已经覆盖新加坡、台湾、韩国、日本、美国等区域的子公司。
消除信息孤岛,优化业务流程,加快响应执行
根据摩尔定律,每隔18~24个月,半导体就会往前推进一个世代。设备性能技术的提升也面临同样的挑战,所以设备生命周期随技术需求提高而愈来愈短,设备业者需要不断提升及改进技术,增多增强设备性能。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微也面临着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管理难题:
其一:产品结构复杂。中微属于面向订单生产的企业,不同客户的订单要求不同,需采用可配置BOM来满足客户定制需求。对于每一订单需建立订单BOM,生产BOM,出货BOM,以便于管理和追溯。
其二:市场需求波动大。产品技术更新与市场需求形成共振,导致市场需求不稳定。需求时间和数量的波动,对后端供应链协同产生较大影响。
其三:产品变更需求频繁。中微产品生产周期较长,期间有来自客户的需求变更,要求对在线生产的物料和工艺进行变更;也有来自内部研发的变更需求,物料升版和BOM更新。
其四:生产工艺及计划复杂,委外采购和生产外协较多难以协同。用到长采购提前期的关键物料和复杂生产工艺,经常发生不同物料需用不同的MRP策略或相同的物料因使用条件的差异而不得不对应多种MRP策略。
其五:成本核算难。产品研发费用和工程变更产生的成本难以准确分配、分摊。
中微希望通过与SAP合作来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借鉴行业最佳实践,做到:公司信息系统全面覆盖所有分/子公司和分支机构,消除原先存在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盲区,使信息互联互通;提升业务流程效率,调整优化业务流程,使企业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更有效地运作;加快业务响应和执行速度,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要求,进而调整生产和执行计划;同时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形成商业智能,实现企业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
丰富的业务经验,实时高效的数据分析能力
2005年,中微在成立之初就选用了SAP ERP系统,当时的版本为ECC 5.0,包括SD、MM、FI、CO、PP、PS、QM、WM、WF等业务模块。
谈起选择SAP的理由,中微COO杜博士指出,由于中微的产品复杂,需要可以协调定制模块的ERP系统,而SAP可以提供全面服务和资源支持,还有强大的合作伙伴汉得,这促使中微最终选定了SAP。
ECC 5.0系统自上线以来,伴随着中微走过了近十年的时间,期间积累了大量业务数据。由于担心系统复杂,十年没有升级,一些系统漏洞没有及时解决,成为了隐患,服务器也过了保修期。IT软硬件的性能都受到考验,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工作条件和要求,出现多个复杂报表不能运行,甚至意外宕机,开始严重影响中微的业务运行。
随着ECC 5.0即将退出ERP的历史舞台,为了更好的支持中微“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目标,进一步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公司运营水平,促进管理优化,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升级ERP系统成为中微的必然选择。
经过对不同实施方案的比较,结合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微决定将ECC 5.0升级到 Business Suite on HANA,将原有的数据库迁移到HANA内存数据平台。
基于SAP HANA平台的SAP Business Suite,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对数据的快速分析与快速呈现,可以满足很多行业对传统ERP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的需要。SAP HANA革命性地将数据分析与业务交互合二为一,消除冗余数据的同时,精简了繁复的系统流程,不仅为企业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更使企业提供灵活的、高性价比的个性化服务成为了可能。
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IT总监王兰表示,“SAP公司商务套件有清晰的产品战略,在技术平台上拥有多年的业务经验。同时,SAP在管理软件方面有30多年积累的业务流程经验,能够为客户带来高的信息化实施起点,能够使客户迅速从中获得效益,并且让客户在将来避免不必要的变革阵痛。”
大跨度升级,反复演练+网格测试确保项目质量
2013年11月18 日,中微系统升级项目正式启动,由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升级与接口修改等支持。汉得信息成立于2002年7月,是国内人员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客户群体最多的IT咨询服务公司之一,同时也是SAP的金牌合作伙伴,获得过SAP Partner Service Delivery部门授予的全球合作伙伴质量管理项目(Partner Quality Program)认证。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微的ERP Team 全面参与,和汉得信息共同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系统升级分为Sandbox环境、升级DB、升级AP、System copy导出和导入,以及升级到HANA后的系统设置几个阶段。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期间共进行了五次模拟演练。整个升级过程共分为138个子执行过程,ERP Team对每个子流程都设立了双重检查机制,以杜绝疏漏。为确保系统平稳上线,ERP Team24小时分三班连续工作。经过SAP Go-Live Check确认,2014年4月23 日,该项目成功上线,并在上线日第一时间响应用户反馈,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了对公司正常业务带来零影响。
实施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据中微ERP经理董祥国介绍,本项目存在三大难点:
一、系统升级跨度大:从ECC5.0 直接升级到SAP Suite on HANA,跨越了ECC6.0,这在中国区还没有过实施先例。
二、外围系统接口多:要与PLM、OA、HR、海关、条码应用等系统做接口,自定义开发和系统增强多,应用环境相对复杂。
三、停机时间规划难:由于系统运行已经深入到公司业务的每个环节中,停机就意味着业务暂停,所以要精心规划停机时间,争取让停机对业务造成的影响最小化。经过精心的优化调整,ERP Team制定了严密的上线方案,把停机时间从80个小时缩短到50个小时之内。
董祥国表示,系统测试是本项目的重中之重,直接决定着项目的质量和成败。基于项目成本和重要性的考量,中微ERP Team 承担了全部测试任务,制定了详细的测试计划,并创新了网格测试方法,以保证测试高效、高质完成,从而节省了 项目实施费用。
据介绍,网格测试法的核心要点是:横向依照业务部门展开(业务单元测试),纵向按照SAP 已实施模块展开(模块单元t-code 测试),将公司核心业务流程(Booking to Cash)在网格自上而下展开 (核心业务流程测试),再将公司核心业务流程(Booking to Cash)逆向在网格由下向上展开(核心业务流程逆向测试),由此建立一张全面覆盖的网,保证测试的深度和广度。
系统运行健康稳定,业务效率大幅提升
系统升级切换后,系统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之前影响业务部门使用的瓶颈得到解决,不再出现宕机和页面运行不畅的情况,系统的稳定性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各项指标的运行状况非常健康。
据董祥国介绍,通过升级,给中微的业务应用也带来很大的效率提升:
第一,财务方面。在系统升级前,来自财务部门的压力非常大。由于原有系统已经运行近十年时间,积累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多个业务报表运行困难,有些报表只能跑出一周的数据,每个月记账时,需要把四五周的报表进行手工合并,严重影响了财务结账的效率。升级到SAP HANA 之后,报表速度得到数十倍的提升,一个月的数据在一分钟之内就能得到结果,使得月结效率提升了40%-60%
第二,物料计划方面。物料计划更加准确及时,提升了计划效率,缩短了供应链相应时间。在系统升级之前,运行一次MRP需要占用系统大量资源,在后台需要运行两个多小时。如果物料计划员变更计划,必须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得到最新的缺料信息。系统升级之后,MRP 运行时间缩短为4-10分钟,计划部门可以随时运行MRP,实时进行交期模拟和缺料分析,提升了供应链效率。
第三,仓库部门方面。升级了条码应用接口,优化了配料流程,工单领料效率提升 了30%。通过SAP 移动解决方案UI5 Odata 连接HANA 开发仓库移动应用,优化了条码应用接口,使得工单平均配料时间减少了30% 。
中微COO杜博士指出,“SAP ERP系统是非常强大的,系统适用的全面程度和能够运行的复杂程度都是非常高的,能满足中微90%以上的需求。”
董祥国也表示:“只有HANA才能体现我们对效率的追求。打个比方,对数据的处理像神经感受一样,属于反射弧。用HANA,最大的收益是让反射弧变短,还可以通过建模进行分析,建立起一个智慧的大脑。”
SOA化+APP化,构建新的安全体系
谈到中微未来的信息化计划,董祥国提出了三点:
首先,信息系统建设由项目软件到面向服务化(SOA)转型。这样可以降低信息化成本,加强系统的灵活性,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
第二,应用系统WEB APP化。借助SAP的UI5平台,把应用系统APP化,以此提升系统用户体验和系统业务处理效率。
第三,构建新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当前多种设备参与到公司业务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规划,既保证快捷的效率,又保证公司的信息安全。
IT总监王兰总结道,中微公司是一家快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愿意将SAP 公司作为信息化建设合作伙伴,以满足中微公司的长远需求。